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54章 第 54 章
设置

第54章 第 54 章(1 / 4)


唱出茉莉花的静谧县城,人迹罕至,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只有这样的小县才格外清雅,才能唱出这样的小调。

而在这个小县里,一群女子亲手栽下洁白雅致的小花,每日清晨清香拂面,夜晚采摘一捧,更是满室清香。

伯爵家嫡子纪炀发现此事,便让人把如此清丽的花朵制成茉莉香粉,不管调香用,还是直接焚茉莉香料,都是极好的。

如果用荷包装些茉莉香粉,行走之间,仿佛都带了那个小县的静谧。

扶江县的茉莉香料,总要跟其他地方不同些。

纪炀好友们在香料铺子听了个大概。

最后总结几点。

一,这个茉莉香料的产地风景好人也好,所以香料也好。

二,全都是女子栽种,比之其他香料,要雅致许多。

三,纪炀都夸的。

四,那茉莉花的小调,也是从这个扶江县出来,他们县的茉莉肯定是一绝。

总结四点之后,如果再不知道纪炀在搞什么鬼,自己也是真蠢。

唱歌就唱歌,怎么还卖货了?

不过想到自从茉莉花小调流传开之后,汴京带着茉莉的帕子都好卖许多。

谁让这花确实雅致可人,时人追捧的不就是一个雅。

而且这个雅又不用太费钱,作为香料里的平价商品,它还是很受欢迎的。

就跟那首小调一样,都是清新可爱,同时又平易近人。

追求昂贵的雅致需要门槛,追求茉莉的雅致却不需要。

鲜花正盛的时候,普通人家都能买一捧回家放着,自然而然风靡。

听说就连宫中园子都开始栽种茉莉,自然更是让人追捧。

好啊纪炀。

说好一起摆烂,怎么你开始赚钱了?

还有跟茉莉小曲一起送过来的劝学,难道那才是真正目的吧?不会吧?

纪炀好友们只见铺子里排着队卖香料,他家忠仆王伯罕见笑得眯着眼,但以他家产业来说,必然不会因为几千斤香料高兴。

只会因为这东西是纪炀的努力成果,王伯替他高兴。

平时总在一起玩闹的好友们一时心里堵得慌,为何堵倒是说不出来。

不过这四人里,其中两人回家开始读书,让家里高兴的天天对他们和颜悦色,连严肃的老爹都夸几句。

劝学,难道真的有用?

劝学对好友们有没有用,纪炀不知道。

他这会看着韩潇兴致勃勃抱过来的书籍有些傻眼。

韩潇认真道:“这都是我家藏书,平时我都不舍得多拿出来,今日,今日就与你看看。”

主要纪知县什么都好,就是那文笔,实在入不了眼。

韩潇虽然不想这么想,可他家好几个人都在官学教书,纪炀送来的聘书自然收起来格外珍重。

但一想到里面的文采,就让韩家好几个文辞俱佳的子弟们心里痒痒。

最后有了这个法子。

既不伤纪知县自尊,又让他可以提高一下水平?

不是韩家好为人师,而是他家知道,就算当官,也要讲这一手好文采的。

朝堂上的林大学士颇受重用,他手底下的文章,韩家人都拿来拜读。

还有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那都是写的一笔文字,文章更是精彩。

越往上,要求越高。

在韩家看来,纪知县这样的干吏,以后定然会成为朝中能臣,安抚一方百姓。

有这样的父母官对地方来说是好事,既然如此,不能在最基本的事情倒下,否则吃亏的反而是他们这些百姓!

纪炀看出韩家的想法,不由得好笑,知州心里说他们一家虽然不爱出头,却乐善好施,竟一点也没错。

纪炀自然不会拂这份好意。

而且他本身确实想读书来着,现代的书读了那么多年,古代这些东西也不能放弃。

纪炀笑道:“我能先看看吗?”

“当然可以,这都是绝版书,学问高深,每每拜读都会有新想法。”韩潇大度道。

但听到学问高深四个字。

纪炀轻咳,认真洁净了手,这才翻开。

平安也差点轻咳,学问高深这四个字,太为难他们少爷了!

韩潇对纪知县的谨慎十分满意,看来书送过来没错的,纪知县也很爱书嘛。

可惜纪炀刚翻开两页,直接合起来,对上韩潇疑惑的眼神,纪炀真挚道:“那个,看不懂。”

看不懂?

怎么会看不懂?

但凡中了举,考了进士,应该都能看懂啊。

韩潇帮忙找补道:“是不是科举太久给忘了,没事学问这东西,学了便忘不掉,只要仔细回忆,肯定能想起来的。”

说到现在,也不能不解释了。

纪炀抬头看向韩潇:“其实,我没考过科举。”

没考过?

韩潇心中竟然有果然如此的感觉,就说嘛,能考过的人,能会有这样的文笔。

“那是荫封?不知纪知县是朝中哪家子弟。”

先问问,若他家名声不好,还是远离吧,省得给韩家添麻烦。

“倒也不是荫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