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42章 第 42 章
设置

第42章 第 42 章(1 / 3)


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扶江县格外热闹,各家备的粮食足够,甚至能换些肉来吃。

特别是凌家湖跟上集村,谁让这两个地方有作坊。

另外三个村子也在试着种葫芦,准备到时候卖给葫芦作坊,这点纪炀自然是支持的。

以后扶江县的葫芦生意只大不小,再加上即将到来的运河,还能买到大半个承平国,销路更是广阔。

是的,运河。

如今运河的事已经定下。

正月初五左右,潞州知州才接到汴京的公文。

夸赞潞州所有官员,夸赞扶江县知县,又夸百姓好等等。

还说运河可以修建,由汴京跟潞州一起出人力劳力,把纪知县想要的运河修好。

左右不到一百里,筹备一万人前去修建,不到一年便能修成。

这种事扶江县来想,自然感觉异想天开,但由汴京那边牵头,纪炀甚至觉得一百里太短了。

按照他之前想要的,从东边常华县的运河,连接一处,途径凌家湖,玉家湖,直接到扶江县县城。

要不然干脆贯穿整个扶江县?

纪炀也只是想想,如今这样,已经很够用了。

连接这一处,那扶江县直接跟南边松双县处运河接上,以后南边松双县商船,途径扶江县,再过常华县,潞州城,最后往苏杭扬州那边。

这一通,说是四通八达也不为过。

而南边松双县,则西区凉西州,跟凉西州那边也算通航。

所以纪炀说,他们的葫芦器具不愁卖,他们扶江县的化肥也可以卖到更多地方。

以后再想买哪里的农具,哪里的棉衣,根本不用再去隔壁常华县了。

这个好消息传来,纪炀把公文看了一遍又一遍,再看向兴奋的扶江县官吏们,直接说道:“运河,明年四月开始修建,年后汴京跟潞州就会筹人,从汴京工部调拨工匠,给我们修运河,修码头。”

从汴京派人?

还是工部?

潞州还筹人?

感觉又白嫖一个运河?

纪炀笑道:“这可不是白嫖,如果不是扶江县百姓辛苦劳作,让汴京看到成果,怎么会批下来。”

虽说也有他使的一些手段。

但最重要的,还是百姓们辛苦付出!

去年实打实的功绩,才是运河能成的重要原因。

知县大人说的话,更让众人心潮彭拜。

也只有他们大人这么不爱揽功了,换了隔壁常华县知县,只怕不知要吹嘘到什么时候。

纪炀放下公文,又忍不住拿出来再看一眼。

纵然是他,也忍不住激动。

至此,他去年想做的事,基本都已经实现,可以好好享受假期了。

毕竟等春天到来,他们扶江县的事可太多了,二月开始修官道,三月官学开门,四月修运河的人过来。

好在这里面需要他负责的,只有官学一件事。

其他官道运河,只要时常查看即可,这两个一个有潞州官员负责,一个有汴京官员负责,他?他看着!

这种事单是想想,都忍不住笑出声。

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官学这边,刘夫子把官学该布置的都给布置了,如今回家过年,等到初十再回来。

走的时候还给了个清单,让知县大人按照单子采买。

纪炀还好说,玉县丞脸拉个老长。

他就知道!

就知道官学很费钱!

桌椅校服,那个不要钱!这笔墨纸砚都要提供,束脩又要的极少。

也就他扶江县官学如此了,因为官学初建,甚至连考核都没有,只要是来报名的学生,基本都能入学。

但因为只有一个夫子,所以学生们分班上课,上一天课,休息一天。

没办法,另外一个夫子回潞州城之后,说什么都不愿意过来。

也就剩刘夫子一人。

等扶江县再发展发展,也许夫子就更多了。

纪炀算过,扶江县五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一共一百多个,现在分批来上课,还算忙得过来。

说起来,去年年末的时候,又算了遍当地人口。

如今的扶江县人口已经过了一千七,民户也超过三百六,眼看一点点都有进步,这就是好事。

纪炀预估,等运河建好,会吸引更多附近没有发展的民户来这里落户,而本地的生育也会提高。

那时候,扶江县才算真正开始发展。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长远的计划才行。

等知县大人说完,玉县丞只道:“大人,您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对吗!”

纪炀轻咳,小声嘀咕:“这都被发现了。”

“官学就是吞金兽,以后做好每月贴钱的准备。”

“现在人少,就偷着乐吧!”

玉县丞深吸口气:“可也没有哪家官学这样便宜,您一人一月只收十文钱,还送套衣服,干脆不要钱好了。”

“天下间也没有这样的啊。”

想当初老大人教他跟凌县尉写字,他俩虽说没有直接给银钱,但每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