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25章 第 25 章
设置

第25章 第 25 章(1 / 3)


昌盛三十二年十月下旬。

扶江县百姓每天一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去田地里看看,瞧瞧这叶子,瞧瞧这根茎,长得多好啊。

凌家湖的化肥作坊跟县城的葫芦作坊也暂时歇业。

前者已经做了足够分量,下一波等明年再说。

葫芦作坊则因为,今年的葫芦已经用光,只等着头一批打开销量,也等着明年再说。

一时间,扶江县百姓就剩一件事。

看庄稼!

说到底别看那些东西花里胡哨的,可对百姓们最重要的东西,还是田地。

还是庄稼。

有些百姓甚至后悔,早知道化肥这样好,他们早早就应该用到小麦水稻上,可惜那会知县大人让他们免费去县衙领,他们都不愿意去。

生怕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再毁了庄稼。

如今想来,真是捶胸顿足,后悔也晚了。

如果那会自家田地就用上化肥,那今年的收成?

不能想了不能想了,越想越觉得亏。

还好还好,现在种下的豌豆跟白菜看起来还不错。

这也是今年最后一茬庄稼了。

豌豆先不用说,这东西要到明年二月才收获。

如今大家关注的,都是地里的大白菜。

种这些白菜,基本两个用途,一部分是自家过冬吃,另一部分则是十一月中旬时候,隔壁县城有商贩过来收购。

那商贩拉着两个县城的白菜卖到潞州城。

商贩来的时候,也会有货商随行,带着过年所需的物件,让卖了白菜的扶江县百姓们购买。

毕竟过了十一月,说话间便要过年了。

虽说白菜价格低贱,可能换些银钱,对扶江县百姓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等于说,自家白菜收成好,那过年的银钱便充裕,收成不好的话,能顾着自家过年吃就不错了。

说起来一年辛苦到头。

地里的水稻小麦,除去交田租的,够自己吃喝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还钱。

平时也只能靠卖点菜有些余钱。

就这还要依靠有人愿意收购,所以扶江县百姓对隔壁县城商贩过来,其实充满感激。

谁让他们每年卖的菜太少,没什么人愿意专门跑来一趟,收那么点菜,挣的钱不够费事的。他们每年产的白菜,不够隔壁县零头的,因为土地贫瘠,菜的质量也一般,显得更加鸡肋。

也就是那商贩的娘子是扶江县人,这才顺手帮忙,每年辛苦跑过来。

这种情况下,扶江县百姓能不看重白菜吗。

纪炀也是刚知道这件事,既然事关百姓们过年的钱,纪炀自然无比上心,化肥的用法更是强调很多遍。

不要心疼就少放化肥,更不要揠苗助长就多放。

说来说去,不少人还在笑,他们小知县年龄不大,唠叨的倒真像父母官一般。

这种说笑自然是善意的。

经过这小半年的相处,大家若还不知道小知县是什么样的人,那他们真是眼瞎了。

可以说,扶江县所有百姓对纪炀改观,就是批条预支化肥开始。

这是大家实实在在得到的好处,知县大人那还会还力排众议,顶着凌家湖村民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他们提前把化肥作坊建起来。

如今的好处自不用说。

那凌家湖基本是整个扶江县最有钱的村子了,他们都拿好银钱,只等着隔壁的货商过来呢,他们今年一定能好好置办年货!

其他村子百姓虽然艳羡,可他们也不弱的!

他们家的白菜长得这样好,也能卖不少铜板!

再说,明年他们还要种葫芦,种葫芦也能卖钱的!

纪炀见大家如此有活力,那也就放心了,如今终于能松快一阵,也趁着这个时间,让平安从箱子里取出匹布出来,给江小子江乖乖提前做两件冬衣。

他可没忘林家五姑娘拜托他的事,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两个的衣服是该换了的。

做衣服这事也就交给同样住在衙门后院的县丞娘子和县尉娘子,再给她们一些加工费就行。

一说给江小子江乖乖做衣裳,两人都有些傻眼。

特别是小姑娘,她一岁的时候爹娘便去世,从不知道新衣裳是什么样,别说她了,她哥,还有扶江县好多小孩,都没新衣裳呢。

纪炀看着他俩傻乎乎的,故意板着脸道:“衣服可不是白来的,你们俩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江小子立刻抱住妹妹,表情明显警惕。

警惕过后又不好意思,这是知县大人,不会对他们做什么的。

纪炀看着便笑,摸摸两人的头道:“最近衙门清闲不少,我来教你们写字,学会一个字,过年的时候就多个鸡腿吃。”

!!!

学会一个字,多一个鸡腿?!

被说俩小孩了,旁边的捕快兵士眼睛也亮了。

他们也要!他们也想要!

纪炀自然没忘记他们,笑道:“你们也该认认字了,衙门的人本就少,识字的更少,办差也不方便啊。”

提到办差大家瞬间点头,以前跟着老大人不忙也就算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