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麒麟儿
  4. 第395章 第 395 章
设置

第395章 第 395 章(2 / 4)


代社会对其他运输方式几乎是碾压的!如今南方对水运的利用也有,但没有成体系。简单来说,大家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如此好比各省修火车轨道,而省与省之间并不相连。

之所以如此,和地方保护主义有关,占地之后设立闸道,私自收过路费,这种事汉时就有了!更别说大宗贸易的话牵扯更多,刻意阻挠些什么了。另外,也和各地庄园主对河网的‘改造’有关...大家都要引水灌溉、舂米等,所以河道上大多架设了此时一种很大、会阻塞河道的水车。

许盈参照自己对《天工开物》等书的印象,画了简易的图纸,然后又令工匠集思广益,修改、试制出了新水车。这些水车没有之前水车的问题,只是建设成本高一些。不过这不是大问题,且不说这是一次支付,长久受益的事,就是原来的地主们,其实也不太喜欢原来的水车。

水车阻塞河道什么的,若不是也经营商业的地主,感触是不太深的。但因为阻塞河道,经常导致的涝患,这就让这些以土地为生的地主非常难受了。新的水车没有这个毛病,哪怕是造价贵,这些有余力的地主也愿意咬牙上啊!

许盈此行,一边替少府推销这种水车(这是新建少府的业务了,许盈没打算在这上面挣钱,只要不赔就好),一边跟同行的水利专家、商事专家商议如何重整河网、如何安排货物码头之类。

这个时候,许盈有意梳通河网,兴建码头、货舱,开发江东工商业(第一期肯定是先紧着江东这个人口密集区的,这里已经完成了初步开发,底子比南方其他地区要好很多)的事也传出去了,一时之间群情振奋。

人的名、树的影,许盈善于经营产业在过去就有不少人知道了,只是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世家嗣子,不好说这些罢了。如今他身份更高一层,成为了辅政大将军,但这样的事反而能摆上台面了。

毕竟,经营好一家的产业,对于以文出名的世家子弟,是有些‘煞风景’了。但善于生财、搞产业,对于主政天下的人来说,却是一项值得称颂的素质!

许盈过去最多就是带着一些同圈子里的家族做点儿生意,让大家分润一二,如今身份不同了,却是要开发江东工商——只要想到这里面的好处,别的地方的尚可,江东士族们哪里还做得住!

都是愿意来帮忙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之前对许盈搞官屯那样大的反对似乎也消失了。

基本上许盈走到哪里,当地的大家族就会上书请求将自家也纳入开发江东的体系。许盈自然从善如流...这种事靠着如今底子薄弱的朝廷,哪怕能做,也不知要到几时才能完成了,皆用这些地头蛇的力量就不同了。

“乱糟糟的...好在这就要回去了。”这些日子赵澄身为许盈身边的‘校书’,也是跟着上下奔波的。跟着许盈倒不用担心风餐露宿,但这年头出门在外可不是什么好体验,总不如在家舒服就是了。

“哪里就要回去了?”一个同僚此时从外面进来,道:“方才听说了,大将军令人在吴郡修筑港口已经完工,将军正要去巡视呢!”

许盈更早以前就让人在吴郡背面一带寻找适宜作为港口的地方了,因为长江入海口会冲击平原,对这里的地形影响很大。事实上,后世上海所在的地方,此时还在海水里泡着呢!所以许盈也无法指定某个地方做港口,而是让专业人士先去考察,然后确定了青浦城东面有一个适宜修建良港的所在,这才动工修港口。

为了修筑这个港口,许盈找到了建邺几个最大的商人,竞拍卖了储冰的一整套技术。其中既包括更先进的冰井技术,也包括如何解决南方无大冰块的问题...收费是很贵的,但许盈保证,只卖三家,以后也不再卖。

许盈在坊间的信誉一向很好,这些大商人信了他的话。又想到夏天冰块在南方的价值,拍卖时竞价也很有诚意。而这得来的钱,许盈又添了一些,全投在港口上了——他算是挺有钱的,但资产是一回事,流动资金是另一回事。且如今用钱的地方多,想要多做一件事,也免不了筹钱。

还是如今未走上正轨,不然坐拥半壁江山,总是能调配来资源的。

许盈这一回去了修筑好的港口巡视,港口按照事先经过他认可的设计图修建,确实没什么纰漏。在奖赏了办理此事的人之后,他以‘海州’命名港口周围一片,这港口自然就是‘海州港’了。

在这里设立对外的港口,许盈当然不是闲的没事做了,他这是要开海做生意!

此时开海做国际贸易有没有前途?他是做过调查的,确定了贸易规模之后觉得此事大有可为才动手——南方也有临海城市与外国人做生意,商贸规模可不小!而在江南开发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更南方一带就更别说了!所以与外国商贸时,出口的产品除了一些土特产外,还是要从别处倒运。

过去拳头产品是丝绸,后世闻名的‘瓷器’工艺还不算成熟,更谈不上俘虏外国人。不过此时十数年间,蔗糖作为后起之秀,发展很快,隐约有后来居上的架势——这不奇怪,在全世界都缺甜味的时代,蔗糖作为一种舶来品,甚至不需要培养市场!

为了方便控制,也是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