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麒麟儿
  4. 258、第 258 章
设置

258、第 258 章(2 / 2)


么多的竹子,造竹纸不是很好?许盈没有考虑那些精工细作的上品竹纸(因为材料本身的问题,工艺再精湛也很难和木浆树皮相比),再者长城县这么多的竹子,就是要大规模出货才能利用这种优势啊!

真的是精工细作的上等纸,那产量必然不会打,需要的原材料也不多。长城县在这里造,别处也能跟着造,成本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大量出货普通纸就不同了,需要的原材料不可同日而语!这才能发挥长城县原材料不要钱的优势呢!

而如今的纸张市场,看起来不算很大,这样大量出货会不会‘纸贱伤工’?

许盈倒没有担心过这个,因为现在纸张的消耗量不大是消费被束缚了!纸张相对于绢帛来说很便宜,普通纸的话甚至不会比竹简贵(竹简主要是人工),但相比家里的柴米油盐。那还是贵的!

事实上,就算是造纸业已经相当发达的明清,纸张看上去已经很便宜了,对比当时各方面的物价看却还是贵!所谓贵和贱,那是对比出来的!明清时候供养一个读书人比魏晋南北朝时要容易,但依旧需要普通自耕农两代人一起供养,其中光是纸张的花费就很不少啦!

此时也差不多,除非是豪门大户,不然一般读书人也是‘谨慎’使用笔墨纸砚,往往十分珍惜。

这不代表纸张的消费量只有

这么,只是有很大的消费还没释放出来!若是许盈在长城县大量生产便宜,但又够用的竹纸,到时候需求量肯定会迎来一轮爆发!

而且此时因为许盈而提前出现的印刷术已经有了扩散的趋势,只不过在印板选择与处理,雕版技巧、用墨技巧,以及印刷工人熟练度上,其他搞印刷术的人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许盈随园印刷坊的程度,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

所以出版物上,依旧以许氏出品为精,认为字体清晰精美、纸张好、墨色好,其他各印书坊都要靠后一层,时人以为‘杂品’。有好作品印刷,大家都希望随园来印,同时稍有余钱者也愿意买随园印书坊的书。

别家的印书坊都在摸索之中,有些印的差的,字迹不清晰需要慢慢认字也就算了,在校书时也常有纰漏——若是《诗经》、《论语》这种要充作教材的书籍,一点点纰漏带来的影响可不小!

不过不管怎样,印书坊成为大流是可以预见的...试制竹纸的时候专门开发一个适合印刷的品种,印数要用的纸张就不比读书人平常写写画画了!到时候订单都是‘大单’!更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了。

许盈心里有竹纸的古代成熟工艺,明清时期缺乏木料、皮料,竹纸大为流行——那时缺乏竹子的北方因为缺纸,会收旧纸,打碎之后造‘再生纸’,这在那时被称为‘还魂纸’。南方则因为竹多,没有这样的事,知道这种事之后‘南人纳罕’。由此可见,南方竹纸确实非常流行。

也因此,相关工艺在明清时的科技类书籍中非常常见,许盈大概记得一两种,早早被记录在了自己的‘备忘录’小册子里。如今再拿出来,就算有些地方不确定,让工匠多试验几次也就没问题了。

竹器、茶树(果树)、造纸就是许盈为长城县准备的三大产业...这也是许盈放弃制陶业的另一个原因。这三大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到时候推进起来,估计就没有剩余的人分配给制陶业了。

制陶业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这种情况下自然就被许盈‘淘汰出局’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