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七零年代小美人
  4. 第 119 章
设置

第 119 章(2 / 3)


了个个儿,后面几乎崭新的布就掉到了前面,原本前面磨薄掉色的那一面就藏进了后颈下面的领下。

这是一件夹衣,所以领子也是有夹层的。

这样一弄,一点儿痕迹也没有,毛思嘉‘哇’了一声,嘴上对大姐的手艺赞不绝口。

大姐笑着摇头:“这算什么手艺?过日子不得不这样!熟能生巧而已。小毛你觉得不错,那是见得少了,你家不怎么改衣服吧?”

别说改衣服了,就算是补衣服的事儿毛思嘉也没做过...她就钉过扣子啥的。

这话没法回答,毛思嘉只能笑,活像地主家的傻丫头。

大姐说这话也不是为了讽刺毛思嘉,而是实话实说。又笑着看毛思嘉:“小毛这样挺好的,我们是想这样不能够!”

其实住这儿的已经算是这年头条件很不错的人了,但条件什么的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话题可就不好往下聊了,毛思嘉和街坊邻居笑了一回。中间运动之后的热也下来了,还把外套也穿上了,‘蹬蹬蹬’小夫妻俩上楼回家去了。

中间从门上取了今天的早报,因为早上忙着出门,早报都没看呢!

等到洗了澡,准备做饭的功夫,毛思嘉就把收音机给打开了,调到了一个熟悉的节目。倒不一定是看节目,更多是为了听个响儿,就跟几十年后年轻人开电视的理由差不多。

孙继东做饭,毛思嘉就给他打下手,择菜、淘米什么的都干。

“有人问我要不要电视机...”孙继东忽然说起了这件事,也是闲谈。

毛思嘉手上全是水,在围裙上擦了擦,随口问道:“哪儿来的呢?”

“支援非洲的工人都有一些特殊待遇,像是买大件家电什么...不过不少人手头紧,这个资格用不到,就换给了有需要又有钱的人。”孙继东如今结识的人越来越多了,借着股东,牵扯到了各方各面的人,倒腾什么的都有!

有人就专门弄这些电器资格,然后找到有需要又出的起钱的人...很赚的!

这上头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特意问孙继东一句算是彼此之间有交情了!

“过几年再说吧。”毛思嘉倒是没有太多想法,这两年电视节目比以前有看头了,但依旧非常鸡肋...反正让她来说她是宁可看书、听收音机的。真要说到能看的节目,还得等等,这也对上了电视机需求爆发的时间。

真说起来,几年后的老百姓又能比现在的老百姓有钱到哪儿去呢?别看这几年变化很大,实际上在老百姓层面更多发生在思想、文化上,真说经济生活,至少小老百姓没多大变化,钱还是那么多钱,只是想买的东西可能多了一些。

那为什么几年之后电视机成为城市居民最想要的家电?一方面是电视机生产的多了一些,也好了一些。另一方面就在于电视台的节目变得丰富好看了...没有节目,电视机就是个放在家里还嫌占地方的大疙瘩而已!

毛思嘉想的是等到几年后节目有看头了,同时电视机工业更进一步,有了更好的电视机(至少她稍微看的过眼),再一步到位,买最好的!她倒是不担心那时电视机太紧俏,想要都搞不到。他们小夫妻都颇有人脉,更重要的是不缺钞票,自然不用担心买不买得到的问题。

做饭吃饭,说一些学校的事。等到饭吃完了,毛思嘉就去洗碗——这是分工不同,既然孙继东都做饭了,没道理还是他洗碗吧?

毛思嘉洗碗时孙继东就摆弄他新弄来的一些瓷片,即使是几十年后的古董市场,各种瓷片价格依旧有限。更别说这年头了,孙继东弄到的这些瓷片算是他买卖股东中人家搭送给他的,等于没花钱。

但这些瓷片又确确实实是老东西没错。

孙继东在古董行当里有些经验,也算是学过,但和真正从小受熏陶、基本功扎实的老一辈相比差的太远!甚至和那些有家学渊源、不缺人指导的年轻人也逐渐有了差距,所以他只能在别处想办法。

最笨的办法就是多看多听,很多时候就是一次次经验累积而已。

这个时候古董行当吃教训的成本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古董相对便宜,另一方面也是假货较少。但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多少钱,所以孙继东也不能真的一点儿技巧都不讲,硬是去积累‘经验’。

比如瓷器一道上,他就注意收集瓷片。反正瓷片不值钱,这个时候也没人吃饱了饭没事干去伪造古瓷片,他拿这些锻炼眼力、学习,是最好不过了。

看着孙继东拿着放大镜看的专心,毛思嘉也不打扰他,见手边有早上没看的早报,便坐下看了会儿报纸。

这份早报并不是什么大报,虽然重要的指示也会传达(毕竟是首都的报纸呢),但日常说的都是市里的事。

毛思嘉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报纸,直到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目光凝住了:“咦?”

她是又惊又奇,一时之间甚至不敢相信这报纸上说的是真事!连忙把这则新闻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确定了报纸中说的正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人——然而就是这样,她也难免不惊怔!不是她见识少,而是这事儿太难以想象了。

谁能想到一个多年前认识的人会在报纸上看到,并且变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