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七零年代小美人
  4. 第 112 章
设置

第 112 章(2 / 4)


时候的大学不收费,还倒给钱,这不全面...只要能考上大学,没什么收费是真的。这个时候的高考与其说是高考,还不如说是公务员考试,只要考上了将来就是公务员。

而给公务员做培训啥的,国家也不会收钱的。

至于说倒给钱,这并非人人都能有的待遇...学校确实有助学金,可这是有要求的。

首先,学生之前不管有没有工作单位,现在的关系都会转进学校,因此粮票得由学校来发了——很多人以为这个时代的大学发粮票,这个观点对,也不对。学校确实发粮票,但现实是城市孩子本身就有粮票,这是必然的,而农村孩子没有粮票,也是因为他们是直接发粮食的。

重点是发钱!

发钱是真事儿,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不发钱的话就意味着这些来读书的大学生需要完全脱产读书。要知道这些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很多甚至是二三十岁来考大学的,这个年纪甚至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的支柱!

如果他们脱产读书,家里怎么办?就算家里还有其他人能挣钱,那也太艰难了!

别说那些农村来的孩子普遍条件较差,真脱产读书那是读不下去的!就是城市孩子也会觉得困难吧。

这笔钱由学校发,先分出一点儿做班费,直接扣在班集体那儿。然后一小部分成为零花钱,大家平常理发、买文具什么的就从这里来。而大部分钱其实被算作伙食费,直接划进了食堂,这笔钱学生也是看不到的。

还有助学金,助学金是很难拿到的,每个学校又有不同。

一般来说最高等的助学金一个年级能拿到的人都只有一两个,真的得是最最困难的那种才行。不过拿到之后就好了,一个月就多了十几块呢!在这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一个学徒工的工资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二等、三等的奖学金大概是十来块、几块钱,这也不算少,但依旧只有贫困学生可以领到。

其中出身城市,并且家中平均工资三十块以上的不许领助学金。

另外还有一笔钱,这就真不是一般人能领的了...比如说是军队来人上大学的,他们将来毕业之后依旧回原单位。对于原单位来说就不算离职,上大学期间也是能继续拿工资的!当然,这个‘工资’会不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减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但大学期间这种有单位的学生确实是最‘富’的没错。

毛思嘉和孙继东来报道的时候还比较早,毕竟她这边报道了还得去孙继东那边呢!

“嗯,毛思嘉...外语系的...我看看,没错。”刘慧慧对照自己面前的册子,确认无误。

一个师兄一直偷眼看着毛思嘉,趁这个机会闪出来:“我来带这位同学去宿舍吧!”

这个时候的师兄没有几十年后的师兄那么多想法,主要是这个时候有想法也大多没用。但相比起带个年纪可能比自己还大的‘师弟’,那肯定是漂亮的师妹更让人愉快...在有选择的前提下。

刘慧慧却仔细,摇摇头:“你要带人也等一会儿,这会儿人多了,你带一个人就走,我这边有多少人都不够用!再等一个同宿舍楼的,一起给送过去!”

“同学,你稍微等一会儿。”刘慧慧微笑着对毛思嘉点点头。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毛思嘉道过谢之后就站到一边去了,免得妨碍人家做事。

这个时候另一边等着的女生看看毛思嘉,好奇道:“同学你是外语系的啊?你家是首都的吗?”

其实这也是白问,她都看到毛思嘉身后跟了一串人了。虽说外地学生也可能有人送来上学,但这个可能性就低了。毕竟这个时候的火车票并不便宜...多买一个人的车票也就算了,这么多人跟着一起来?呵呵。

“是的...你也是吧?”对方那一口京片子还是很明显的。

这个时候不是几十年后,光是大家都是这一届高考出来的,而且还进了同一所学校,这就足够彼此之间一下亲近起来了。所以这么会儿等待的功夫,两人就聊了起来,还交换了名字。

女生名叫周月,年纪比毛思嘉小一岁。

毛思嘉给对方介绍和自己一起的家人:“这是我爸妈,这是我爱人,这是我公公婆婆。”

周月睁大了点儿眼睛:“你爱人?”

哇!

虽然结了婚的人参加这次高考并不少见,很多人孩子都有了也来上大学呢!但是毛思嘉看起来真不像是个结了婚的人,不只是脸嫩,还在于身上没有那种已婚女性的感觉。

正说话来着,另外一边就有人招呼周月,有和她一栋宿舍楼的,师姐招呼她一起过去了。

就在周月走后不久,毛思嘉也被之前那个师兄叫走了。一个稍微有点儿局促的女生朝毛思嘉点了点头,她是一个人来上大学的,行李不算多——只是这个不算多是以这个年代的概念来说的。几十年后的孩子,哪怕是一个滚轮旅行箱也会觉得太累赘,只想当个背包客走天涯。

现在不同,大家没什么钱,不会想到到了地方买新的这种操作。或者说就算有钱也得面对很多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的现实,只能‘累赘’地带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