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七零年代小美人
  4. 第 100 章
设置

第 100 章(2 / 4)


被一些机关买下了...集体再穷也比个人能多拿一些钱。

光说黑白电视机吧,国产的大多为上海产,飞跃、金星什么的,十二寸大小,要价四五百块呢!进口的就更贵了,不过工艺比国内成熟,而且不要票。

四五百块是这个时候普通国企工人一年的工资,要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这个时候四大件还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如果都能买到国产中比较便宜的,一台电视机就能顶上‘四大件’了!

而‘四大件’不知道难死了多少准备结婚的年轻人!

毕竟一年的工资听起来不多,可要攒下来可不容易!这就像几十年后的年轻人,月薪五千,一年不算年终奖也有六万了,可要攒下六万块,在工资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花几年都有可能!

而这个年代攒钱比几十年后更难,几十年后的年轻人难攒钱那是外面诱惑太多,消费主义盛行。只要能管住自己花钱的手,还是能存下来钱的。但是这个年代不同,是真的除开基本的吃喝之后剩不下什么!

攒钱只能抠小钱,四五百块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关家之前在银行里存了一些钱,但送几个女儿出嫁多少花了一些,这年头结婚男孩子的负担要重一些,但女方这边也不可能一毛不拔——也有一毛不拔的,那一般是女方家穷的不行,实在帮不上忙。

等到小关结婚的时候,银行里还有一千多块。以这个时候的购买力来说不少了,这也算是老两口最后一点儿家底。

为了筹备小关的婚事,林林总总花了几百块,现如今银行里还躺着大几百块钱的样子。

按理来说四五百块的电视机不是买不起,林小云正是知道公婆有这笔钱才撺掇小关去找公婆蹭钱——自然是不能指望两个年轻人的,他们夫妻工资不算少,但花钱的时候也不吝惜,基本上有多少就能花多少,没什么存下来的。

然而想也知道老俩口是不可能花这个钱的,他们退休之后的工资福利都不如上班时候,只能说基本维持生活的样子。总要留一些钱预备意外情况,另外,这一代的老年人还有‘棺材本儿’的概念,不可能不留下一笔钱的。

四五百块买个电视机?那玩意儿有必要买吗?

当时为了这件事关家吵的可凶了!

在林小云看来,毛思嘉是她新的‘目标’!过去大院子弟生活是她所憧憬的时候,她会接近那些大院子弟,现在的情况其实差不多。

呆在毛思嘉和孙继东家里,毛思嘉从来不用围着灶台转,当然,也不用围着缝纫机转(她家就没有缝纫机)!她要是不上班就会和孙继东出去玩儿,下馆子、看电影什么的,若是留在家呢,常常是看书看报、听收音机。

毛思嘉当然也有做家务的时候,但这些在林小云看来简直就像是玩耍,称不上真正的家务。

林小云常常看着毛思嘉若有所思——原来结婚之后还可以这样生活!

毛思嘉显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个‘不好的表率’,以时下的观念来看她绝对不是什么好妻子、好女人...不过就算她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过日子是夫妻的事,外人知道个甚!

“...思嘉,你说说我难不难做?我和他一起花的钱,最后就只问我...难怪别人说媳妇难当呢!”

最开始的时候毛思嘉还会劝两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比如说量入为出,花钱要有计划什么的。虽然别人都觉得她花钱没什么计划,但她自己觉得自己挺有计划的...她是看着收入来的,从来没有花超之后让自己陷入窘境。

后来她发现说这些没用,只会让林小云说的更多,然后她就不多说了,只当自己是个没有感情的听话机器。林小云说,她就只管摇头点头‘啊’‘哦’‘嗯’之类,应付过去就行了!

为了防止自己像是在怠慢对方,毛思嘉往往还会给自己找点儿活干,这一次她就好不容易把压在书架上、去年秋末织到一半的袜子给拿了出来。

这个时候女性流行做各种‘女红’,他们现在是不用纺织绣花了,但缝缝补补、裁衣、织毛活儿之类还是要做的。这既是一种传统,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后,随便就可以买到漂亮衣服,买来的衣服穿都穿不完,少有穿破一件衣服的时候!

毛思嘉和孙继东衣服多,不太会把一件衣服往狠里穿,缝补的工作是很少的。至于做衣服,他们俩都没那个手艺,要么买成衣,要么买了布料找裁缝、找父母去做!也是因为这个,两人干脆没有买缝纫机。

不是没那个钱装点门面,而是缝纫机也是要占地方的...毛思嘉并不觉得现在住的房子空间大到能随便增加家具。

至于说毛活儿,毛思嘉就更没那个耐心了——现在上到大妈,下到读书的小姑娘,都流行手上拿件毛活儿。倒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多毛线,而是毛线可以织了拆,拆了织!大多数人很难买到新毛线,但总归能攒下一些旧毛线。

要说真有那么多毛活儿要做吗?那也不见得,很多时候就是工作不够多,不少上班的妇女还是太闲!要是几十年后的工作节奏,谁能上班的时候偷偷织毛活儿?

至于毛思嘉手上的袜子,是去年见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