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七零年代小美人
  4. 第 29 章
设置

第 29 章(2 / 4)


于欣夹了一筷子的土豆丝,哼哼了一声:“是我们车间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不是和青工们混的挺好的了吗?青工圈子里的事,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啊!”

于欣在饼干车间做事,饼干车间算是工厂很大的一个车间了,和她一起被分在这个车间的还有好些同学,有同班的,也有不同班的。其中有几个最调皮的男生,已经打入青工内部了。

嗯...与其说是打入人家内部,还不如说是臭味相投。

说到这里,于欣忽然放低了声音问毛思嘉:“你见过吴梅梅吗?”

“没见过...她是谁啊?”毛思嘉虽然人在工厂学工,却是从来不多打听的...相比起身边的人,她显得非常缺乏好奇心。

只能说,她到底不是完全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吴梅梅是厂子里的厂花,听说在厂子里做质检员...我都没见过她呢!”说到这里于欣也没有什么好奇心了。

“不过也没什么,青工私下里说你比她好看。”

因为和毛思嘉从小一起长大,于欣在外貌审美上标准是很高的。既然没有毛思嘉好看,之前因为‘厂花’名头而起来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消失了。

毛思嘉并不好奇什么‘厂花’,厂子里也有两千多号人,她估计自己学工期满也见不到了...然而越是在意的人越是没法看到,完全不在意的反而不经意就见到了。

就在毛思嘉从于欣这里听到‘吴梅梅’名字的第二天早上,她就看到‘吴梅梅’了,她身边的人都这么叫她。

工厂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毛思嘉和于欣下了自行车之后也有点儿好奇里面出了什么事。只是两人根本挤不进去,只好先去车棚停自行车,等到自行车停好了,人群散了一些,才看到里面的场景。

一个戴袖章的厂子领导,正在批评一女工...这就是吴梅梅。

以毛思嘉的感觉来说,这个‘厂花’确实蛮好看的,白皮肤、大脸盘、五官布局很好——不要以为大脸盘是贬义词,后世的审美都有些被瓜子脸、尖下巴给带偏了!

这个时候大家的普遍审美,两种脸型最好看,一种是毛思嘉这种精致的鹅蛋脸,一种就是大脸盘了。大脸盘并不是胖,只是一种脸型而已...大概类似于宝姐姐那种‘面若银盆’的形容吧。

看看这个时代的电影明星就知道了,很多女明星的脸盘子按照几十年后的审美来说,无疑都太大了。

非要说这个厂花有什么缺点,一个是脸颊和眼睛下边一点点,有一些雀斑(这个时候又不流行雀斑妆),另外嘴唇也稍微厚了一点点。

“吴梅梅同志!我看你还是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你是个年轻女同志,我也不在这里批评你了!回去写一份检查——好好写,认识错误不到位,下次职工大会,让你在会上认识错误!”

毛思嘉完全不知道‘厂花’姑娘犯了什么错。

听旁边的人议论,她才知道...‘厂花’姑娘竟然在家里烫了头发!

仔细看看,虽然人家梳的是两条辫子,但额头扣起来的刘海确实像是烫过的样子。如果说是自然卷,这么好的卷曲程度虽然少见,也不是没有...但一个厂子的人,谁不知道谁啊!自然知道人家是不是自然卷。

烫发这种事,从民国时期起就是摩登女郎的标配了,风气直到建国后也没有消散。

建国前十七年,特别是穿花衣裳、穿旗袍那几年,烫发也是很风行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烫发只能算是三四十年代洋派风气的落日余晖,之后,烫发迅速被归为了‘奇装异服’、有资产阶级情调,成为女性发型的禁区。

至于说现在烫发...毛思嘉很佩服。

不只是因为对方为了爱美能够不顾社会风气,还有这个时候烫发的方式也让人心惊胆颤——无非是电烫,再不然就是更原始的火钩子烫。这个时代中国的电烫技术没有什么发展,反正也没人用,所以还是二三十年前那一套。

无论是哪种烫发,都能闻到头发烧焦的味道。

相比起以前允许烫发的时期,这时烫发也没有了配合使用的药水。

电烫工具,还有可能是以前的留存,药水这玩意儿就算保存到现在,肯定也是不能用了...如果不是手艺精湛到了极点,实在不知道会烫出个什么玩意儿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厂花’姑娘似乎烫的还不错。

毛思嘉和于欣并肩离开,于欣咋舌:“居然敢烫发...”

这年头,大家的发型也就是那几样,连梳个辫子也不敢做任何文章!这种时候有人烫发,绝对是石破天惊一样的存在了。

“或许是觉得不会被厂领导发现吧。”毛思嘉猜测。人家也没名目张当地烫大波浪披肩发,最多烫了个刘海和发尾,讲真话,不注意看,或者不熟悉的人,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的。

“也不用觉得奇怪,有人还穿裙子呢。”

这也是真事...别看这个时代裙子消失在女性的衣箱当中,穿裙子显得非常不革命,甚至有些反动。但真的说裙子穿了犯法,这其实是没有的。毛思嘉她们这些孩子甚至有机会穿一穿裙子——外交部组织夹道欢迎外宾的时候,女孩子都得穿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