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
  4. 第324章 分组这可是一场硬仗啊
设置

第324章 分组这可是一场硬仗啊(1 / 4)


第324章分组,这可是一场硬仗啊

随着导员和副院长离场,越来越多的军官朝着讲台上凑过去。

学术辩论,对于过来学习的一群人而言,就像要求张飞口述长坂坡大战一般,让过去打没问题。

可要是讲,除了能说“俺过去捅他奶奶的一万个透明窟窿”之外,还能说啥?

军官中不乏能言善辩者,可辩论要有实有据,不能全凭臆想,自然会将注意力全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果不其然。

陈铭注意到刚才被点到名字的丁远和胖上校赵胜虎,两人被众人围住,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同时也在小声的议论文稿中的因素,一个个头点的像小鸡啄米般,看得陈铭颇为郁闷,刚才提名三人,怎么还唯独他无人问津呢?

按说他的文稿理论记录的更全面,更有参考价值才对。

就在陈铭感觉不妙时。

老邻居谢灿雄跑过来,拍拍陈铭肩膀,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老陈,你是真牛逼,写个文稿都能被提名,厉害。”

“就是我看你这情况有些不妙啊,你咋想的,指挥环境,指挥手段和指挥信息怎么会归结到主要素里面?”

“这随便拉出来一个指挥官都知道,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指挥者和被指挥者。”

“打仗,一看人,二看武器。”

“人就是说指挥官和战士,这两者是最重要的缺一不可,至于怎么去指挥,在哪里指挥,指挥的命令怎么去下达,那是根据环境因素来判断和决定的。”

“随时因地制宜的变动,怎么着也不可能是影响指挥核心的主要因素啊。”

“伱的观点成为了辩论的核心之一,这看起来貌似不占优势。”

谢灿雄感慨的提议,那表情似乎是陈铭做出了什么难以理解的决定般,在那扼腕叹息,对下午的辩论非常不看好。

陈铭对此倒也不感意外。

谢灿雄是防空旅出来的人,很多指令都是上面给出指示,他们照做,自由布置作战的机会并不多。

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如果放在十五年前那确实是毫无争议。

现在伴随着进入信息化,学术界争议越来越多,那就足以说明存在着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作战中的运用和发展,不可避免的就会越来越关注,信息在指挥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划分作战指挥要素,必须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研究作战指挥要素的划分问题。

也必须首先确立要素划分的标准和原则。

这些可不是凭借的想象和经验就能够反驳。

也并不是说职位越高,说出来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

这种传统的老思想还是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指挥者和被指挥者才是主要的核心。

话也不错。

可是今时今日的作战环境,指挥环境,指挥的手段和指挥的信息在目前军工科技大力发展的今天。

已经很大程度的做到了人机融合。

先不说全球范围内那些先进国家都是怎么打仗的,就说自己国内演习的时候。

现在哪还能碰上以前那种步兵冲锋的画面?

都是依靠步战车、装甲车、坦克进行机动。

站在合成营的角度,作战的环境,指挥员所处的环境,指挥的手段和传达的信息。

绝对影响对于整个部队的全面布控,如果这都不能成为影响作战指挥的核心因素,那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成为核心因素?

之所以高级军官提出不同的观点,那是因为现在军种划分比以前更多,指挥的部队也不同。

他们在演习的时候是坐镇后方,再加上类似炮兵旅、陆航旅、工化旅,在指挥方面确实没有合成化部队那么复杂。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合成营的指挥,难度差不多快赶上以前一个步兵师。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就按照陈铭自己带领虎狼营的经验来看,所有的指挥官加起来有一百多个。

以前一个步兵师的指挥官加起来有多少个?

很多军官常年待在单一的兵种当中,打仗的时候执行的任务也很单一。

他们的观点不一定会错,但一定会不全面。

但他不同啊。

陈铭经历过新时代国防科大的教学方式,也曾专门研究合成化作战,更清楚目前军校培养指挥系的重点。

回到部队,又参与过龙牙那种小规模作战,还曾带领目前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最前端的合成营,再加上边防二连作战。

他的思想方面开阔性更高。

新一代军官身上所有的特性他都有,要说自己观点错误,那不太可能。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错误,那辩论赛还有意义嘛?林副院长也不会让他们拿着错误的学术方向来辩论啊。

看自己的文稿实在无人问津,几乎没人过来找自己,陈铭觉得自己有必要拉一个盟友了。

总不能真的自己一个人喷人家五十多人吧?

虽有句俗话说得好,有理走遍天下,可也不能连一个支持的人都没,那不是太寒酸了。

看老谢一副为自己叫屈的模样,陈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