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工业狂潮
  4.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历波折
设置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历波折(2 / 3)


孙婕不知道的是,罗浩刚才给陈立东打电话说的是郑晓民的媳妇,就是那天在陈树俭家给陈立东下跪的那个表嫂,刚刚在东华总部大门口喝了农药,正在送往镇医院急救。

陈立东带着媳妇出来,主要时躲开风波。

染色体检测安排在燕京第五医院,方法很简单,就是抽一点静脉血,第三天就拿到了报告。

报告单上边的数据看不懂,下边几条解释说明也都是专业术语,让人不明觉厉。

负责接待的医生看了看报告说:“你俩的染色体应该没问题,小陈这个显示‘染色体核型多态性’,也是常见的检测异常,一般来说不影响生育或影响极小。”

检查结果没有大问题,俩人心情好了些。

从医院出来,孙婕想回南陈村,被陈立东拉住:“难得出来一次,我俩逛逛。”

孙婕一听也是,难得俩人单独在一块,就问:“去哪儿?”

“去晓宇家那条胡同看看。”

孙婕也放下负担,俩人孩子一般,没有坐车,而是带着跟班挤上了公交。

凭着艾德蒙的记忆,找到了当年安老爷子设家宴请陈立东,给唐远祥说情的那个院子。

这里是西塔寺附近一个叫做枫叶胡同的地方。

赶到附近才发现,胡同被围了围挡,正在进行拆迁。

陈立东拿起电话给温晓宇拨了过去:“姐,你干啥呢?我跑燕京来了,寻思看看你家的老宅子,怎么枫叶胡同被人拆啦,老爷子知道不?”

温晓宇没好气地说:“我前年就跟你说过,胡同要组织拆迁,那一片去年夏天就开始拆了。

你以为老爷子为啥赖在南陈村?我们是没家了啊。

喂,你小子啥时候回来?罗浩替你顶锅都快扛不住了。

前天你那个表嫂抢救过来后,今天上午又去公司闹了,看热闹的把你们大门都堵了。”

陈立东在电话里开始打岔:“姐!你说啥呢?哎呀,胡同这边信号不好,我先挂了啊。”

枫叶胡同两边的老宅子没了,但是其它胡同里还有。

陈立东带着孙婕开始随意地溜达,七扭八拐地穿街过巷,买串糖葫芦,翻翻旧书摊,无事一身闲,近日来的压抑,慢慢舒解了开来。

进入新世纪,燕京的胡同开始被高楼吞噬。

从胡同钻出来,对面就是一座新建的大型商超,装修完已经开始营业,准备赶上春节的消费档。

商超一层的那些金银店、精品服装店、化妆品店,装修得金碧辉煌,却少有人问津。

而对面的路边摊似乎更加红火,卖炒肝的,蘸糖葫芦的,出租小人书的,还在用传统的叫卖招揽着顾客。

作为华夏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充斥着重重矛盾。

房子开始涨价,工资也在涨却总是慢半拍。

京城一些企业改制后开始回血,工人们的月工资普遍超过1000,好的企业能到1500元。

此时的京城公务员们,几百块钱的工资已经生存不下去,各个单位开始发各种津贴,还有物价、电话和交通补贴,事业单位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好的单位,一个月的工资也能到1500元。

1500元能干啥?

能买一台国产大屏幕彩电!

陈立东和孙婕就碰到一处热闹,一个商场门前搭起了舞台,主持人用高亢地声音喊着:“大屏幕彩电!60一斤,60一斤,大爷您来一台?”

家电企业正在打价格战,千方百计去库存,“彩电论斤卖”成为热点,一台29英寸彩电净重52.5公斤,只卖1575元。

专家们说华夏发展太快了,已经出现生产过剩的局面。

降价的还有固话初装费,这几年从5000多降到了3000多、1000多,进入2001年,华夏铁路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通讯营业牌照,开张不久就打出广告:每台固话初装费680元,比那三家直接降价一半。

家电降价和电话初装费降价,损失的是商家,获利的是百姓。

而在股市,韭菜们却是哀嚎一片。

好多股票从入冬就开始跳水式跌停,遭受巨大损失的股民已经在找跳楼的地点。

跌幅最大的是一支叫做华科创业的股票,圣诞过后,一连9个跌停,股价从每股33.59元,跌落到11.71元,近50亿元的市值旦夕间烟消云散。

据传大股东已经套现走人,只剩下韭菜们在寒风中哀嚎。

按照这个时代的套路,下午逛街、晚上就应该看电影。

陈立东和孙婕也不免俗,晚上吃完炸酱面后,俩人去了一趟电影院。

今晚放映的电影是《一声叹息》,两个小时后从电影院里出来,孙婕抱着陈立东的胳膊用力地掐:“你们男人都太坏了。”

陈立东说:“他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