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工业狂潮
  4.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国重器
设置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国重器(2 / 3)


也很辛苦,出一次海十几二十几天,要是跑西欧或者美洲的话,时间会更长一些。

但是薪酬高,每个月拿到手一万多接近两万,给个乡长都不换。

只是东华对船员管得严,进港、下船后要遵守许多规矩,不允许进红灯区啦,不允许夹带私货啦。别家的船也有类似规定,但是东华是真督查、真处分。

东华每年要清理一批违规的员工,就连远洋航运的董事长、总经理郝月明都被弄了几年刑期,这真不是说着玩的。

东华有个黑脸唐文亮,专门负责调查违规违法的问题,也不知道他养了多少狗腿子,总有一些人觉着偷偷搞点事情没问题,却总会被抓住把柄,甚至会有偷拍的照片视频作证。

于是有船员改头换面,去了别家航运公司,但听说不仅福利待遇差劲,还会出现一些被打压的问题发生,比如被船老大揩油,新人被刁难做更多的事情,有人就反悔继续回到东华。

现在,盘山籍的东华船员们听说要建自己的码头了,没准自己家的大船有望在自己的地盘停靠,心中有种莫名的兴奋。

......

在海湾处,驻泊着四艘绞吸式挖泥船,陈立东和李满仓登上其中一艘,正在查看当今最先进的清理航道的大玩具。

这四艘挖泥船,属于一个型号:CSD650型,由日曼国KRUPPVOSTA公司设计,蓟市新港造船厂承建。

CSD650型挖泥船的初代船型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的十几年间未进行大的改动。

1998年华夏大江、大河洪涝灾害发生后,水利部门提出了一个“百船工程”计划,准备由华夏水利总公司利用国债资金建造100条挖泥船。

东华建造的这4条船,属于“百船工程”的实验型,在拿到KRUPPVOSTA公司设计的图纸后,再次进行了优化设计。

原船型主要用于大江、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泊的挖泥清淤,而用于近海清理航道的话,需要增设台风锚,改装的船体上已经加装锚绞盘和台风锚。

桅杆也要调整设计,原船型为固定式桅杆,从近海进入内河有时要通过高度不大的桥梁,改装后的船型增设了倒下/升起的手动钢丝绳绞车,能把桅杆放下来。

对这种搅吸船,陈立东并不满意,比如这种船不能自航,需要用拖船拖带。

船体也太小,型长46米,型宽10.5米,型深2.9米,吃水深度只有1.5米,在浪高超过0.5米、风力超过5级时,就超出作业条件,只能把它拖带到避风港。

还有它的作业效率有点低,挖深只有16米,输送距离也只有2000米,每小时疏浚能力为1356立方米。

陈立东见识过另一世的大型绞吸船天鲲号,是华夏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重型自航绞吸船。

天鲲号“天鲲号”总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5米。

而且天鲲号是自航工程船,设计航速12节,标准疏浚能力每小时6000立方米,绞刀挖深范围6.5至35米,远程输送能力15000米,

陈立东记得,天鲲号输送系统能力号称世界第一,挖掘能力亚洲第一,适应恶劣海况能力全球最强,被称为造岛神器。

陈立东重生前曾经去沪市登上过天鲲号的改进版,新版本的船型,已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操控。

另一世,陈立东追过央视一档节目《大国重器》。

这个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华夏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导演们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

片中用镜头语言,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华夏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华夏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华夏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

大国重器,浓缩着这一行业尖端科技的精华,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是国家整体力量的体现。

这一世,陈立东也期盼着能够为打造大国重器添砖加瓦。

据新港造船厂的李少华说,脚下这艘初级版本的绞吸船,经过了中船公司旗下的708所的重新设计,改动不大但更加实用。

陈立东把这个研究所的名字记了下来,然后准备把后世见过的天鲲号的有关情况梳理出来,交给这家研究所去设计。

现在已经有了4条绞吸船,那就开干。

干啥?当然是本章开头提到的围海造田,或者说叫吹沙造地。

在盘山港二期选址的位置,将进行拦坝筑埝。

四艘搅吸船拖到15米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