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工业狂潮
  4. 第八十三章 点火开炉
设置

第八十三章 点火开炉(2 / 3)


块是高强度航空用的结构钢,属于原来共青城钢铁厂的主打产品。

陈立东接收钢厂后,王宏斌安排人在整理和翻译资料室的资料。

这两种钢材的数据资料,被陈立东拿到后,就用系统熔炉模拟了冶炼工艺。出来两块样品。

听根纳季这么问,陈立东眨眨眼说道:“我水平有限啊,不知道能跟对方聊出个啥结果,你们可不要笑话我。”

“没关系的,我们就是一般性的技术研讨。”

陈立东原以为根纳季单独来请他,到了会议室才发现,好多人在呢。

包括陈立春、张兵、老肖、尹福茂,还有安苏。

陈立东问大哥,“中船公司两位没来?”

陈立春小声说:“现在你们钢厂已经稳产了,他俩就回国了,去提交报告、确定订单,你等着签合同吧。”

“有尹老大呢,以后这边交给尹老大来负责。”陈立东也小声说。

“肖霍洛夫呢?”陈立春问。

“老肖跟咱们回去,筹建咱们自己的钢铁厂。”

“我还得在这边待一段时间。肖霍洛夫跟我商量,在这边安装一条轧钢线。配上加热炉,用成型的钢坯也能轧制钢材了。”

“忙得过来不?咱们还得建国内的厂子呢。”

“两边跑吧,张兵也同意,这边还有实验要做,成功了,我们自建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就更有底了。”

“你俩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我喜欢。”

“试制设备的钱要从你这边出啊,这套设备下来两千万不在里头,利民厂还架不住折腾。”

“钱不用担心,家里开单子,远东这边付款,你可劲折腾吧。你要成功了,能在国内卖出两套去,钱就赚回来了。”

这时,根纳季陪着两位学长走了进来。

会议室布置的是课桌形的,前边一个讲桌,旁边立了一块黑板。

“这两位都是我们学院的博士生,这位是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这位是安德烈·沃罗宁。”

安德烈·沃罗宁个子中等,是个胖子,肚子圆圆、脸型嘟嘟,戴着近视镜,有些腼腆,非常好相处的样子。

而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正好相反,身材比较瘦小,鹰钩鼻子,上唇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神锐利,很有学者派儿。

两人都三十多岁,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要年长些。

根纳季介绍完之后,回到观众席前排,挨着陈立东坐下。

安德烈·沃罗宁也坐过来,讲台上只留下了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

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先介绍自己:“各位,我这两年一直跟着尤·德·特列季亚科夫院长进行耐高温材料研究。我研究的对象是钽铪碳化物,估计很少有人听说过。”

“不过,我也对合金钢材有研究。对于共青城的这家钢厂,我以为已经荒废或者终将荒废,没想到会重焕生机。”

“出乎意料,钢厂投资人竟然来自华夏。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华夏的冶金技术已经这么优秀。”

“各位,前不久我拿走两块合金,经过实验检测,它们的性能指标完全符合高强度船板钢、高性能结构钢的要求。而且,它们比我国任何一家钢铁企业的产品都优秀。”

“以这块高强度船板钢为例,我国的标准,它的各种化学成份目标值为:C:0.08;Si:0.35;Mn:1.40;P:0.006,S:0.003”

德米特里回身在黑板上写下这些元素符号和数字,解着说“而这块钢材的成份比与目标值几乎一致”。

“我又用LEICA DMIRM多功能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钢材的显微组织,令我惊讶的是,实验材料断面只发现了很少量的贝氏体,这就保障了钢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理想的屈强比以及优良的焊接性能。”

“此外,我还发现,这两块钢材的晶粒普遍比较细小。这块50mm船板钢表层比中心的晶粒更细一些,使它的表层强度、韧性更好一些。”

“能实现上述性能,与严格的轧制控制、严格的冷却控制紧密相关。”

“我想说的是,华夏的冶金工艺真的非常出色。我迫切地想见到能够冶炼出这些金属的人,我想请教一些问题。”

根纳季听完德米特里的发言,有些震惊。

这位德米特里是个比较孤傲的家伙,学术上很有些本事,他只见过对方跟人激烈的争辩,却从没见过这么誉于言辞。

最后这句话,更让根纳季惊讶,德米特里算是搞学术的,对动手派是不屑一顾的。

而现在,“请教”都说出来了,这是想抱大腿吗?

纳季看向周边的众人,肖霍洛夫摇了摇头。

观众席一众也是一脸懵逼,什么材料?啥情况?

陈立春在弟弟耳边说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