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明朝大昏君
  4. 第195章 培养官员
设置

第195章 培养官员(2 / 4)


为每次来朝贡使团,地方政府都要接待他们。这就是典型的劳民伤财。

经济上没什么好处,在政治上也是越来越没有好处。

大明朝在朱元璋、朱棣在的时候,朝贡贸易就是一种外交体系。朝贡贸易并不是说朱元璋和朱棣他们好面子,为了面子弄出来的。相反这是当时情况之下的一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办法。以大明朝为核心,周围的国家都是大明朝的保护国,大明朝确定他们的势力范围。大明朝用朝贡贸易打造各国外交体系,让这些人安分守己,好好守着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划分,稳定大明周围各国形势,也稳定大明朝的边疆。可以说大明朝开国的时候,朝贡贸易是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

可惜到了现在,大明朝实力下降了不知道多少。相比起朱元璋、朱棣的时候,现在的大明朝实力差了一大截。北方边境面对蒙古部落都只能是采取守势,只能是靠着城墙防守。因此周围很多国家发生的事情,大明朝都管不了。

就像是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在朱元璋、朱棣那个时候,大明朝怎么可能没有表示。发生这种事情,大明朝早就讨伐葡萄牙。而且还带着安南(越南)、暹罗(泰国)这些小弟一起。

可惜现在大明朝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

根本管不了自己保护国发生的事情。

因为没有了早年强横的国力,所以靠着大明朝强大国力基础上打造的朝贡贸易,在政治上、在外交上也已经是处于崩溃状态。以往大明朝的那些保护国,是来朝拜大明朝,因此遵守朝贡贸易。但到了现在,那些原来的小弟,都开始不尊重大明朝。现在还给大明朝朝贡的使团,一大半不是为了维持当年的外交关系,而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朝贡使团来一次大明朝,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才是他们到现在还维持朝贡贸易的原因,而不是跟大明朝开国时候那样,是真的畏惧大明朝实力。

也就是说到了现在,朝贡贸易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都到了末路。

更过分的是,这两年接连发生了和葡萄牙打仗,倭国使团大闹浙江的事情。从夏言在朝中收集到的资料、情报来看,朝贡贸易已经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下去。

市舶司也没有必要存在。

直接禁海是最好的。

“夏言,你说海上有海盗,一些海外来的海商有时候也会变成海盗。他们骚扰沿海的安稳,影响沿海百姓的生活,所以要禁海。”

“是。”

“那你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考虑。为什么担忧这些海盗会影响沿海地区的安稳。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强大的水师部队,扫除这些海盗,保卫沿海的安全。”

“皇上,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之时,朝廷实力强大,拥有几千艘的战船。为了防备海盗,每年春秋都会调动上千艘的战船参与巡逻,扫除沿途的海盗。然现在我朝水师战船加起来都没有多少,且朝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水师部队拥有上千艘、几千艘战船。就算真的有上千艘战船,朝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养活他们,更不用说一年两次进行巡逻。先帝之时朝廷财政困难,户部太仓每年都是入不敷出。直到皇上登基,厉行节俭、实行新政,才有了现在财政的富余。但这点财政富余,想要打造水师部队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相比起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禁海。”

也亏是皇帝。

要是别人,夏言就直接开喷了。谁都知道有一个强大的水师部队是好事情,但朝廷有钱吗?养一个水师部队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现在的水师部队,那可都是安排火炮的。打造水师部队花的钱,比明初那个时候更多。朝廷一年能够拿出多少钱。就算朝廷有钱打造强大的水师部队,但朝廷有钱养活他们吗?有钱允许他们一年两次巡逻?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朝廷有钱吗?

朱厚熜看着夏言,真想锤死他。

夏言有时候那么聪明,那么懂得皇帝的内心,办事情让朱厚熜非常满意。可是看看现在,朱厚熜说一句话,夏言就有一大堆的话等着朱厚熜。一句一句都要反驳朱厚熜的话。

朱厚熜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暂时搁置争议,其实是变相的支持海贸。可是夏言这个一直都很聪明的人,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和朱厚熜唱反调。

奶奶的。

朱厚熜看着夏言,突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夏言,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皇上,臣一切为了朝廷着想。吴侍郎一直想要扩大海贸,臣不认为他调查浙江市舶司会有什么其他结论,他的结论一定是有利于海贸的。臣再次建议,禁海越快,对朝廷的负担越少。”

朱厚熜都已经给夏言一个台阶下。

告诉他这个事情自己已经知道了,以后不要上奏折了。如果是聪明人,这个时候肯定是选择沉默。没想到夏言还不放弃。朱厚熜可不认为聪明的夏言不懂自己的意思,可是夏言还是倔强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