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不可思议的山海
  4. 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十年秋收
设置

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十年秋收(1 / 3)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古人平素里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乐趣与亮点,耕作占据了一辈子里至少一半的时间,不过随着器械的发展,这些时间在被压缩,耕作方法的改进,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更少的耕地,更高的效率,更多的产量。
当肚子吃饱之后,有足够多的时间与足够多的财货可以进行消费....生产决定了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二者互为前提。
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
生产,积累,扩大生产,继续积累....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各种社会制度都是借此而产生。
妘载还在搞事情,在子泽死了之后,把自己关在油坊里面很长时间,在琢磨一些新的东西,似乎要在秋收大会上宣布……
当然,很快,秋收大会就到来了……
……
洪州,楚村。
秋收的诸事结束,而楚村的人们又一次聚集在一起了。
二百多口人,他们的神色很激动,在春耕的时节下发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成功让这帮人创造出了奇迹。
“大丰收啊,大丰收!”
楚枋抓着粮仓里面的谷子,那谷物多的都已经放不下,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准备大型的粮仓,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想过能有这种收获。
而且根据他们去市场上打听的所得知的,其他的村子对丰收已经见怪不怪,不过楚村的产量还是让其他村子的人们诧异,因为楚村的总产量差不多比他们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市场里出现了一些疑问者。
楚村的楚人们则是欢天喜地,炸爆竹庆祝这个事情。
其他村子的疑问,随着楚村的大丰收,也逐渐在工厂与市场中传开了。
“本来没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变化,但是现在看起来差的确实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难道少交了公产?”
有首领实在搞不明白,于是去询问妘载,不过妘载早就料到了这件事情。
妘载端来一盆水。
首领还以为是让他喝的,刚要动手就被妘载制止,妘载让他盯着那盆水看。
“你悟了吗?”
首领不管怎么看,都只能看到一盆普通的水,妘载随后指出,盆里的水是一潭死水,它不是流动的。
“社会制度也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为什么洪州有个规矩,那就是干一份工作满两年可以重新找其他工作去学习,只需要申请就可以?”
“重复性质的劳动会让人逐渐丧失积极性,耕耘也是一样,所以制度之中会包含目标,大的目标是一个路牌,告诉你该怎么干,而小的目标是对自己有利的目标。”
“谈到自己的利益,人往往就会有很大的动力,从时间上来看,这个小目标,其所需要达成的时间,是越短越好。”
楚村,牛村,还有自家赤方氏等地方的包干制度,所能取得喜人成果,妘载并不是很意外,这不过是在所有条件都拥有,再调动其积极性之后,理应能达到的情况。
大量的粮食丰收,归功于正确的耕作方法,合适的耕作时间,先进的耕作器械,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耕作的积极性。
在粮食收获的时候,各个村落来上交公产,那些实施新制度的村子基本上在粮食产量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其他的村子有人回去,并不是很能理解。
种的是一样地,干的是一样的活,用的器械和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秋收之后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因为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成果的剩余产出是直接挂钩的。
正所谓“工资到位,那谁干废”,其实也是一个意思。
水利、肥料、农具、种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当这些条件都差不多的时候,或许正常的工作可以拥有四百亩产,但是稍微积极一点就可以提升到六百,一个人的提升不大,但是一个村子的提升那就很大了。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加上这些年洪州的水利设施和生产条件都越来越好,十年之内,除去今年突然提前造访的吼天氏,其他基本上没有大的灾害出现。
很多看似让人不明白的事情,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进行转变,就像是粮食丰收几年之后,当时掀起了一阵子开厂热,二手货市场也随之出现,手工业街逐渐繁荣……都是因为剩余产品大量涌现,农耕者从土地中解放了时间和双手,于是就可以做些为自我盈利的小买卖。
洪州从不制止,但一直以来都进行有效的管控。
“过去的时候,牛不足,所以数家共用一头牛,后来驯化野生牛群,到如今也有十年,家牛的繁殖也扩大了,又从缙云氏那里抢了一批,中原又送了一批,现在每家每户,凡是老洪州人,而且到如今还在以耕耘为主职的人,几乎都有牛了。”
不说十万头,一两万头牛还是有的,这都得益于农畜站和牛羊厂的功劳。
两万头牛,听起来很多,在部落时代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洪州早就已经不是部落时代了。
而且即使是部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