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不可思议的山海
  4. 第四百章 带预言家
设置

第四百章 带预言家(1 / 2)


自从领悟了广成子的装装行为之后,赤松子便愈发明白,高人是要有风度的,在徒弟面前不失威仪,徒弟才能对你敬仰万千。
昔年黄帝带着一帮臣子去见广成子,就是因为广成子一通惊世骇俗的装逼,使得黄帝顿时明白,此人不是凡人,随后仰慕不已。
站在巅峰之人,要有站在巅峰的气度,赤松子叹息,过去的自然还是太过毛躁了,见神农的时候居然穿着草裙,如果那时候自己就明白装逼之道的真谛,也不会到现在,还被这帮人侮辱与诋毁。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我不出手,我的强大就全靠你的想象。
只要我不出手,你就永远得对我谨慎。
当然,赤松子是真的有大本领的炼气士,不过他也并不介意被人想象的更强大一点。
“妸荷甘,虽然你一直在诋毁我,但我又怎么会生气,怎么会和你一般见识呢。”
赤松子负手:“你的修行还是不够啊,以为到处诋毁我,就能让我大怒,然后修行倒退吗,你太天真了。”
妸荷甘傻在原地半天,直到赤松子把这个逼装完了,并且和北门成他们开始寒暄的时候,妸荷甘才回过神来,顿时脑子里一团乱麻。
眼前这个赤松子,怕不是妖怪变得!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猴子什么时候也能有人的礼貌了?
“据梁,你二百多年过来,感悟了什么天理呢?”
赤松子问他,据梁从兜里掏出一只蜗牛,告诉了赤松子他感悟的蜗牛之道。
“无庄,你二百多年过来.....好了你不要说话了。”
没等无庄开口,赤松子立刻打断她的话:“我看到你想要开口说话,我就知道你的修行根本没有精进多少。”
无庄:“啊这....”
赤松子俨然把自己当成半个赤方氏的人,此时邀请他们前去族内观看,并且给他们讲解了一下,如今这里的聚集地分布情况。
但是话没说完,被崇伯打断。
崇伯,祝融,以及中原的那些随行战士们,林林总总有三十来号人,个个身手不凡,当然其实不派这么多人也行,就靠着祝融一人,基本上也能从黄河一路砍到长江。
不过毕竟是押送车队,人手肯定是要齐全的。
崇伯对赤松子问道:“如今大江南岸已经被放弃,设施也都被摧毁,大量的部族迁聚到这里来,虽然放弃了大片的南岸耕地,但是却对中南部地区进行了开垦,加上人口聚集,劳动的人手反而比以前更多,分配也更加的合适....”
“所以,为什么不筑城呢?”
崇伯询问:“我之前看到远方,有一片正在修筑的高大建筑,那是什么东西呢?”
赤松子:“哦,那是大气象台。”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气象...台?咦,,莫不是效法陶唐....”
赤松子算是给了肯定,表示确实是有借鉴了陶唐地的古天文祭祀台。
崇伯若有所思:“伏羲氏之末,太昊氏立大风雨表,使得百姓可以按时令出山捕猎,寻觅野谷野果,知道百草生长的时间,果实何时成熟,在天灾来临的时候,所畜养的果树与牲口可以及时迁移,夏取而冬藏,不必被风雨侵袭,白白丧命,所以他被人称为青帝。”
“后来,太昊在伏羲的历法中,重新修订,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的天帝手中,帝放勋再次修订历法天文的重要手段,就是依靠陶唐之地的祭祀观象台。”
“台立之后,帝乃命羲和四人,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崇伯无比感慨,当初陶唐观象台,可是耗费了很大的劲,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保证基本准确之后才开始动工建设的,这个时间耗费了很久,主要是观测的时间过长,毕竟日月星辰的移位,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动,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给予确认的。
也是当年羲和氏四人分赴四方,观察天象,至第一个八年结束之后,回到陶唐述职时,这个天文台才开始建设。
“没想到南方居然有能力建设这个东西,但只怕,三四年的观测,不足以支撑起天象的变动啊....”
崇伯对此又感到一些担忧,气象台是好东西不假,但不能脑子一拍就开始建设,如果最后结果不准确,却还让各个部族,依靠气象台发布的时令去耕作,那到最后如果出了事情,整个南方都要饿死很多人。
崇伯谨慎的提了这个意见,而妘载也是虚心的接受了,倒是赤松子露出一丝丝不屑的神色。
诶,崇伯到底是见识太少。
而敏锐的察觉到赤松子的不以为然,崇伯也有些好奇了,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想到自己刚刚治水失败,正是误判了这次天象的变化,他倒是也没有太多资格在这里评头论足了。
于是崇伯又叹了一声。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赤松子对崇伯开口了:“你觉得,不经过一定程度的验证,又怎么会想办法去建设大气象台呢,不管大的方向上是否准确,至少我们的观测,能在敷浅原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可是可以提前十几天,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