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不可思议的山海
  4.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都是文化人
设置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都是文化人(1 / 2)


羲叔把大部分的事情和帝讲清楚,两人也没有回城或者去哪里的,就在一个草棚子边上席地而坐,梳理完全部事情之后,帝放勋的神色虽然稍有缓和,但依旧对丹朱存在着不满。
“举荐....你们这些人举荐都是说好的吗。我前几年到处找大德之人的时候,不见到你们出来推举,我当年找人家,人家还怪不乐意的骂我有病!”
“现在怎么了,难道这些优秀的年轻人都一股脑的跳出来了吗?”
羲叔心想你家大帝还真他阿母的是个天才,可不是这样么,现在正好这批人都成年了啊!
行吧,你给个准话,到底咋样,能不能纳入考察选项之中吧!
“纳入考察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帝放勋盯着羲叔,掰着手指头数:“大羿一个,行吧,他办事我放心;赤松子一个,行吧,老先生了,我很尊敬他的德行;你一个,行吧,也是老先生了...丹朱,嗨!....丹朱不算,他懂什么!”
羲叔:“......”
“制作器具,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是真的?还有水文地质的判断....”
羲叔连忙拿出来几卷弄好的竹简,虽然大羿说不要带这些东西回去,以免被别人“拿走”,但是羲叔仔细考虑过后,认为带还是要带的,带几个有代表性的就行了,不然空口无凭啊,帝觉得自己在吹牛皮怎么办?
“拿来我看。”
帝放勋拿来一卷简牍,伸手翻开,随后陷入了长久的,安静的读报时间。
这一卷只是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关于治水的理念,并且根据羲叔的记录,已经完成过实践了。
帝放勋的呼吸声,逐渐变得小了很多,神情也从狐疑,开始变得严肃。
能不能成帝,再作它说.....
但是这个治水的方略.....
“这个我要拿回去看看,而且你之前说的,赤方氏是缙云氏的支族....有多远?”
羲叔计较了一下:“远的估计快不认识了。”
帝放勋模了摸胡子:“炎帝氏系....不好安排啊.....等我仔细琢磨琢磨再说这件事吧,先放着,如果我琢磨完了.....”
琢磨完了,就会从中央再派一个人去南方进行调研,但是...炎帝氏系,基本上...
羲叔不免叹了口气。
这身份,可真麻烦啊。
女英倒是对这个简牍不感兴趣,反而对帝把他带来相亲这个事情,表示十分的反感,此时目光游移,自己离开,少女便径直去往重华的摊位上去了。
————
中原发生的事情,包括舜帝制犁这些,妘载当然不可能知道,也难以仔细记得清楚,如果是自己那个队友考古学家,估计能推断出现在中原在搞什么事情。
在南方,如今的时间点,妘载除了忙着编写那十二卷工作手册之外,还有重要的两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西南调查团的成立,当然不会有啥誓师大会,基本上就是各个部族出两个人,大家凑合凑合去西南转转,能找到大水源头来向自然很好,找不到....找不到那整个冬天基本上也结束了,回来吧别找了。
而第二件事,就是告诉各个部族的巫师,等他们回去之后,在传帮带过程中,希望统一一下“文字”。
各个部族,巫师们用的文字都是一样的,是特殊的祭祀文,但是下面战士们,由于各个部族的地区性不同,所谓的甲骨文字,原始文字,图画文字...甚至还有结绳记事的,这是南方部族的问题,和中原又有很大不同。
赤方氏大部分战士都能看得懂文字,是因为赤方氏用的是中原的仓颉字,原始时代的文字...说实话,放在后世基本上看不懂。
具体的可以参考禹王碑上的“夏篆”,包括后来成熟文字的“雏形文字”很早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可以证明。
之所以到了商朝,文字进步缓慢,其实和商人既游牧也农耕,又频繁打仗,不断迁都,且不重视民间文字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书同文,车同轨,虽然这个说起来好像是政哥的工作,但妘载觉得,为了工作手册顺利在南方推行,必须要效法一下中原,把大部分地区的文字统一统一。
不能黄帝派一个文字系统,炎帝派一个图文系统,伏羲派又一个结绳系统,然后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不知道哪个派,又来个涂鸦系统什么的.....
“识字!我们都识字啊!这个没有必要吧,各个部族有各自的‘文字’,自己看得懂就好了啊,我们常丰之野的,和三山四野又不同.....”
妘载提出这个要求,那就自然有人大咧咧的表示“不需要在意这种细节”。
“我们的文字,包括你们的文字太原始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文字来统一一下。文字不同,表述就会出现偏差,一言相悖,其意相去千里,这样的话,如果出了大问题,又要耗费很多时间整改.....”
妘载道:“南方的文字,多数与中原的不同,甚至颇为原始,我也不是在这里宣传中原文字啦.....主要是因为.....”
文字属于文化统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