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没有灵魂的医者,好比江湖行走的骗子
设置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没有灵魂的医者,好比江湖行走的骗子(1 / 3)


学中医的不懂中药,懂中药的不懂中医!

陆轩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这话,放在西医那里倒是没什么问题。

西医从一开始就不负责制药,制药那是医药公司的事情,而西医只需要按照病症开药即可。

可中医不同,中医从诞生以来,就一直跟中药是不分家的,不然也不会有神农尝百草这句话的出现了。

以前的中医,中药绝大多数都是自己采摘,亲身试药,对中药的作用心知肚明。

而现在,从中医药大学走出来的中医师,中药虽然大概都认识,可却对中药的药理和医理知之甚少。

这才有了学中医的不懂中药,懂中药的不懂中医这句话的出现。

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学西医,是走逻辑关系的,而中医药就完全不同,中医也不存在“最优”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中医药的很多神奇,是陆轩亲身见识过的,甚至从他获得听到中药心声这项能力的时候开始,就用学到的知识,用那些神奇的中药,将不少已经被西医判定死刑的人,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而且,这还不是一两个,而是不少人。

从接触中医以来,陆轩一直都觉得,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不是没有道理的。

和一个欧美人聊中国文化,其他的对方可能不会懂,甚至知道的也不多,可要是谈到中医,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中医针灸。

因为针灸很神奇,中医在海外受到很多人欢迎,这也是陆轩觉得,没必要因为西医的势大而妄自菲薄。

更不需要觉得,从西医手中抢回主导权就是没有希望的。

有希望,而且希望还不小。

只是,陆轩也知道,这件事不是靠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靠千千万万个中医人的努力,靠大家坚定的信念。

然而,中医药很好,但大家对中医药的认识还不准确。

比如很多常识,《黄帝内经》和其他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都写了,但大家好像并不去看原书,而是更倾向于网络上的道听途说。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药很好学,比如有些人去做了一次针灸,觉得挺好,挺简单,转头就问给自己针灸的中医师,能不能自己做。

有信心是好事,但有这种想法却也是错误的,针灸推拿都是有一整套穴位理论的,不是随便学就能学会的。

陆轩还记得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家里老头子血压不太好,就给弄了一些三七粉,老头子用了觉得挺好,就对三七粉盲目崇拜,向周围的病友大力宣传。

但实际上,三七粉并不是什么都能治的“灵丹妙药”,而且不同人有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状,不能一概而论。

中医药也不能随便乱吃,是药三分毒,中医药也不例外。

而且,“医药分家”造成一个不好的地方。

就是学中医的人不懂中药,懂中药的人不懂中医。

学医的人只要开药方就行,他不需要去亲自抓药。

但实际上,即使是一样的药,也分南北、区域,药效不同。

中医行业还流传一句话,“现在的学校培养不出好的医生”。

学生很忙,老师很忙,忙论文,忙教学,忙考试,坐诊看病的时间少。

之江中医药大学,算很好的学校,但一般也是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围着一个名中医,看他如何把脉,如何开方,如何坐诊。

名中医太少了,学生的锻炼也少。

另外,年轻的医生不敢开超过规定剂量的药,害怕患者不良反应,他宁愿开“安全药”,也不敢“出错”,因为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是要追责的。

这当然是对的,但有些病,只有超剂量的药才有效,很多名老中医也是这么做的,但现在大家都不敢。

不过,现在国家看到这些情况,越来越重视了。

这些情况正在一步步改善,中医的发展和壮大,是可以预见的。

考虑到这些,陆轩微微一笑:“这是事实,不过您老也不用担心,有些事情我们能考虑到,上面一样也能考虑到,中医的神奇是有目共睹的,不可能因为西医的崛起和打压就会消散于无形,也不会消散。

远的不说,上面保委那边,十有八九都是中医师,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希望如此吧!”张广礼只是叹了口气。

虽然现在的情况,的确跟陆轩说的差不多。

不过,真要等到改变的那一天,等到中医崛起的那一天,他怕是很难看到了。

当然,也许有机会的。

张广礼的目光,落在陆轩身上,眼底深处闪过一抹深意。

如果……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也许可以带领中医走向繁荣昌盛也说不定。

他……太优秀了!

优秀到让人都生不出一丝嫉妒。

兴许是看出了张广礼心中的担忧,陆轩又道:“中医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断,甚至如今还有中兴的趋势,不是没有原因的,神奇的效果便是其中之一,而这还不只是如此。”

说到中医的神奇之处,张广礼略有所思,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