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二百零七章 识药
设置

第二百零七章 识药(1 / 3)


一张绿色的小本本被陆轩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药房的工作人员看到证书的那一刻很明显的愣了一下,这东西随身带着?

恐怕没人会随身带着吧?

不过她也没有多想,接过陆轩的执业医师证打开看了一眼,确认无误之后,又将证书还给了陆轩:“要配多少天的?”

“我们这边最长只允许配半个月的用量。”

“一周的就行。”

工作人员点点头,在陆轩的注视下来到了药房的左侧。

一排中药柜子整齐的摆放在墙边,柜子上有着数百个小的抽屉,每一个抽屉上都有一个甚至三四个标签,标签上清楚地写着中药名称。

随着工作人员走了过去,陆轩四人也靠了过去。

趁着她还在核对药方的时间,陆轩提醒了一句:“一会药在分开包装之前能先给我看一下吗?”

工作人员抬头看了眼,眼睛微微眯了眯,随后点了点头。

将七张黄纸整齐的摆放在桌面上,找到药方上的龙胆草后,第一时间放在了一边的大盘上:“这是龙胆草,你自己看吧。”

她话说完,就去找第二味药去了。

而林永真几人则是直接围了上来,看了以后,好奇地问道:“小轩,这中药不都一个样吗?还能看出好坏?”

这个问题,不只是林永真疑惑,就连学中医的季修文也是有些好奇。

中药辨别的方式方法太多了,哪怕是学中医的,也不敢说都一清二楚。

而且,一般来说,不是专门学中药学的,基本上很少有机会接触中药,在学校的时候,隔三差五还有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毕业了,进医院后,接触中药的机会就少了。

像季修文这种毕业在中药房抓药的还好一点,一些直接去给医生当助手的,可能毕业后都没碰过中药。

而中医院,一般中药的采购都有相应的供应商,跟医生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无论好坏与否,也不是一个小医生能决定的。

即便是主任医师,甚至院领导,有决定权的这些人,也不一定就会亲自去考察一下中药的质量。

这判断中药好坏与否的本事,自然不是每一个中医师都有。

这与古代就有很大的区别。

在古代,绝大多数时候,中药都是中医师自己亲自去采摘甚至处理的,药材好坏如何,一清二楚。

“自然能看出来的。”

陆轩拿过一株龙胆草,介绍道:“龙胆草又称地胆草、山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

这是一种性寒,味苦,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的功效的中药,常用于治疗肝经热盛、惊痫狂躁、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等症,还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乙型脑炎,为清肝胆实热的常用中药。

常生于山坡草丛、灌木丛及树林边缘,每年春、秋两季均可采收,不过这龙胆草又以秋季采收的质量最佳。

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不过这种药,还真有很多假冒的,比如以前就有以玄参科植物草本威灵仙,俗称草龙胆的干燥根冒充龙胆草。”

季修文凑近一看,问道:“如果真遇到了的话,那要如何辨别真假?威灵仙我见过,的确跟龙胆草很像,不仔细看的话根本识别不了,这还是我在中药房待过一段时间,不然还真不知道龙胆草和威灵仙这么像。”

“你看……”

陆轩指着手中这株龙胆草,“真的龙胆草,干燥的根呈不规则块状,一般长约0.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甚小,类白色。

当然,还可以通过闻尝的方法进一步识别,龙胆草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极苦。”

按照陆轩的介绍,季修文仔细地看了一会,发现跟陆轩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没尝过,他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那假的龙胆草呢?”季修文又追问起来。

“假的龙胆草其根虽也呈不规则块状,但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这算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了。”

陆轩道:“而且假龙胆草根丛生于根茎上,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0.1-0.2厘米,表面棕褐色,平坦或微显纵皱纹;亦质脆,易折断,但断面皮部棕褐色,木质黄白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亦味苦,但不及真品龙胆草的极苦味。”

“当然,不只是以玄参科植物草本可以以假乱真,还有一种药材也跟龙胆草长的差不多。”

“什么药?”

“桃儿七。”

“桃儿七?”

季修文满脸的疑惑,这个他还真没听说过。

陆轩笑着解释道:“桃儿七为小樂科植物鬼白的根,与龙胆草不同的是,桃儿七有毒,且效用与龙胆不同。而且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根茎下端和周围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长6-12cm,直径2-3mm,表面棕褐色,平坦或微显纵皱纹,断面显粉性,白色,木部黄色,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