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九十五章 郁闷的周航勇
设置

第九十五章 郁闷的周航勇(1 / 3)


不过,听到昨晚有人因中风被送到这边抢救,陆轩神情有些古怪。

不会是昨晚那个网约车司机吧?

他住的地方,距离九院还是蛮近的,急救中心那边真要安排任务,将人送到九院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也不好说,九院神经科病区这边人满为患,送到其他医院也有可能。

不一定就是那我网约车司机。

陆轩正想要问一下,却发现三人已经来到了重症监护病房门口,只得作罢。

是不是,一会就能知道了。

三人进入病房。

“叶医生。”

“陆医生。”

患者桂荣润的儿子看到陆轩和叶祥进来,便是起身打着招呼,特别是看到陆轩后,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自从昨天晚上陆轩给他爸针灸后,桂荣润的情况就好了许多。

眼看着父亲情况一点点好起来,做儿子的自然高兴。

今天陆医生又来了,也许给他爸再扎几针可能就好了也说不定。

当然,直接好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他对此还是抱着一些希望的。

早点好早点出院,不然住院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消耗,至于要给陆医生的出诊费用,就高昂的住院医疗费用而言,完全算不了什么。

而且,针灸比起西药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他也放心一些。

陆轩朝着对方点了点头。

而叶祥进入病房后,则是开始给陆轩介绍起了患者桂荣润的情况:“患者经过昨晚的针灸治疗后,神志渐清,头晕减轻,大便据他儿子描述,比较干燥,血压也从昨天的140/110降至135/108毫米汞柱。

右侧上下肢能轻微抬动,不过幅度很小。”

陆轩则是在听完叶祥的介绍后,上前给桂荣润把了把脉,看了眼对方的情况。

舌质红、苔薄腻,脉数。

做出判断后,陆轩看向叶祥,说道:“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治则以镇肝熄风,豁痰通络,醒神开窍为主。”

这话,不只是对叶祥说的,更是对身后的季修文讲的。

“先刺人中,以泻法施针术,随之在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后刺百会、劳宫、太冲三穴,均以泻法施针刺之,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得气一次。”

季修文显然也知道陆轩这些都是在跟自己说的,毕竟整个病房里,除了陆轩之外,也就他一个学中医的,于是将这些牢记于心。

不过,仅仅只是这些,显然还没办法理解中风下针要义。

但季修文并未开口询问,而是仔细地观察着陆轩行针得气的手法。

病机病理重要,但行针手法同样重要。

手法不对,穴位找对了也没用,一样起不到效果。

毫针刺入穴位当中,趁着机会,陆轩也开始给季修文普及知识:“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郁阻。但因病位有深有浅,病情有轻有重,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差异,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

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态改变,仅表现为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喝僻不遂,并常有先兆和后遗症状出现。”

“如果是中经络者,用针灸应该怎么治疗?”季修文想了想问道。

陆轩解释道:“中经络半身不遂者,以疏通气血,调和经脉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四穴。

下肢则为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环跳、阳陵泉、肾俞。

根据患者的一些症状,可随症加减,若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可增加太冲、太溪、太阳,而若是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则需要增加风池、大椎、合谷。

而行针的话,患侧泻法,痉挛者泻法,迟缓者补法。”

“这么下针的话,作用呢?”

季修文皱着眉头问道。

叶祥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

陆轩微微一笑:“风病多犯阳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故取三阳经穴,以阳明主治关键。

根据经脉循引路线不同,分取手足阳明的穴位,具有疏通气血,调和经脉的作用。主补阳明经穴,阳明气血充足,得以濡养筋脉。

若是加太冲、太溪以滋阴潜阳,熄风清热。而加风池、大椎、合谷则以疏风泄邪。”

“有点明白了,不过还有很多疑惑,我回去慢慢想,有不懂的再问你。”

“可以。”

陆轩笑着道:“那我再跟你讲讲其他情况。”

“口角蜗斜,这类患者又当以疏通气血、调和经脉为主,取穴为地仓、颊车、合谷、牵正、内庭、太冲……手足阳明经和厥阴经络脉,均上达头面,取地仓、颊车、牵正是近取,以调局部的经气,取合谷、内庭、太冲为远取,以调阳明、厥阴之经气,共凑疏通气血、调和经穴,以调局部经气。”

“你要是真想学针灸的话,回头有空把人体穴位都给搞清楚,实在不行可以在网上买个带所有人体穴位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