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三十二章 肾藏精,脑为髓海
设置

第三十二章 肾藏精,脑为髓海(1 / 3)


“大家排好队,等陆医生叫号,这样一股脑的往里面挤,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陆医生诊治的速度。”

“大家配合一下,排好队可以吗?”

“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但卫生院有卫生院的制度,按号排队。”

检验科的小李,人直接拦在了中医科的门口,阻挡着众人往里面挤。

平时无人问津的中医科,今天人满为患。

再加上诊室门口座位就那么五六个,其他人只能站着,中医诊治不像西医,上去问询一些症状,然后开点药,又或者开几个检查单,一两分钟就能出来。

中医这边,哪怕只是一个小感冒,把把脉,看看舌头辨证开药,少说也得五到十分钟。

再加上如今中医科就陆轩一個人撑着,看病开方抓药都他一个人,速度就更慢了。

一名患者进去,最起码也得十余分钟才出来。

小李的喊声起了一些作用,但也引起了不少患者的吐槽和不满。

“医生,我们也知道排队效率高,可这样太慢了啊!”

“我挂的十三号,这都快十一点了,还没叫到我的号,按照这么下去,我不得等到下午才行啊?”

“就是啊!卫生院难道就不能给陆医生安排几个助手吗?”

“什么都是陆医生亲力亲为,浪费时间不说,实在太影响效率了。”

小李被一群人围在中间,心中郁闷的不行。

好在,他一个年轻人,哪里是这群大爷大妈们的对手,再加上今天中医科患者格外的多,他没一个回合就被打趴下了。

双拳难敌四手,一张嘴在几十张嘴面前,完全不够看。

远处检验科的王友庆见此,连忙上来劝说着众人:“各位各位,大家不要着急,可否先听我说两句?”

大家都是卫生院附近的居民,都认识他就算检验科的负责人王友庆,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王友庆松了口气,按了按手道:“大家刚刚说的,我都听到了,大家都是附近的居民,不说经常来吧,但也知道卫生院的情况,以前咱们中医科基本上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大多数时候一个月可能也就那么一两个人挂号,自然不需要安排什么助手一类的。

自从陆医生来了之后,挂中医科的人也多了,卫生院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正在紧急招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的,大家放心好了。”

“卫生院不是有人吗?”有人提出了疑问。

王友庆看向那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解释道:“卫生院是有人,可没人懂中医啊!就算抓药,那也得是懂这方面才行,咱们总不能随便给陆医生安排一个助手,不然那岂不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任吗?”

“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但也希望大家能给卫生院一点时间去准备。”

闻言,原本还有些心急的众人都是纷纷点头。

见此,王友庆也是趁热打铁:“靠后的号,可以先到检验科那边坐一会,陆医生这边叫号的话,检验科那边也能听到。”

王友庆的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本拥挤的走廊,一下子走了大半,只剩下两三名患者在门口等待。

呼!

看着众人走到检验科那边坐下,王友庆长舒一口气。

抬手,擦了擦额头,发现已经是汗水淋漓。

倒不是热的,纯粹就是有些紧张。

几十号人,这要是闹腾起来,谁来了都没辙。

好在大家都还算比较讲理,不然院长来了都不行。

王友庆临走前,伸出头往中医科诊室瞧了一眼,摇了摇头。

这次,小陆怕是要忙晕了。

最关键的是,上午的号连一半都没看到,真要全部看完的话,午饭都没得吃。

不过中医这块的事,他也是爱莫能助。

想帮,也不知道从何帮起。

他倒是想当助手,可去了没准还是帮倒忙。

最终只能无奈摇了摇头,回到了检验科。

中医科诊室。

陆轩很高兴,也很痛苦。

有患者看,有积累临床经验的机会,对于任何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中医师来说,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多少毕业一两年的中医师,基本上都是在助手的位置上度过的,甚至有人一直都在中药房待着,别说出诊了,连患者都接触不到,这才叫做惨不忍睹。

这两天,陆轩经常能看到大学群里各种吐槽。

原本大家都以为毕业了,进了大医院就能有出诊的机会,可以接触患者,可以靠着所学的本事治病救人。

可真到了医院才知道,跟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跟陆轩一起毕业的班上三十来号人,到现在,还有一大半都在中药房抓药,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是当助手。

也有回家继承家里中医诊所的,可最后发现,学到的根本就用不来,把脉不会,舌诊不会,辨证更是不会,至于开药,更别提了。

不像西医,毕业了,考了职业医师症,在家门口开个诊所就能看病。

到了大医院,也可以跟在其他医生后面学习,又或者跟着大佬查房,哪怕没能亲自指点,可总归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