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五百三十四章江州生变
设置

第五百三十四章江州生变(1 / 2)


接到杨安玄的命令,朱超石率六千兵马从宕渠水南下,而张锋则率两千兵马沿涪水而下,两军约定在垫江(今重庆合川区,原名褺江,取嘉、涪二江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因《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后沿袭)汇合。

广汉离垫江较近,张锋带着五千斤火药乘船到达垫江时,朱超石刚到达始安城(今四川广安市),离垫江尚有一日之程。

江州城,李强已经收到了朱超石发来的公函,让他准备好粮草、营寨等物,援军到来便可入驻。

果如高进之所料,朱超石率军来援,李强心中难免犯起了嘀咕,想起平日公文往来,朱超石可没有好语气。

正犹豫不决之时,细作来报,荆州水师夺取鱼复城,二百多艘战舰已经经过临江县,朝枳县而来。紧接着,探马禀报江阳城的朝廷兵马也顺流而下,过符县朝江州城而来。

江州城风云激荡之际,朱超石又送来一封公函,让李强两天内准备两千只羊送往垫江城犒军。

这封信让李强勃然大怒,两千只羊江州城勉强能够凑出,但朱超石一天数封公函不是要这就是要那,摆明在故意为难自己,这还没进江州城呢,要是等朱超石进了江州城还有自己的活路吗?

而且城中这几日流言,说杨安玄在羌胡之地受伤,伤势严重、性命堪忧。李强思之再三,决定归降朝廷。及至亥初,夜深人静,带了数名亲卫前去见高进之。

高进之被他软禁在通远门的一处大宅院,这处宅子是他到任后城中富商送与他的,李强在宅中养了数名美姬,那些收授来的珍宝也藏在宅中。

宅院由他的族弟李绍带着二十几名族人暗中打理,旁人并不知晓。高进之被软禁在西跨院,李绍派了六名仆从日夜服伺,看着高进之。

两人商议好细节已到了子时,李强让高进之乔装成雍兵,跟着他巡城。至无人处,让高进之拉着绳索出城。李强巡了一回城,直到丑进才回了太平门外的府衙歇息。

李强来到金紫门城墙上眺望朝廷水师,身旁校尉洪滔望着一百多艘战船冷声讥道:“这点兵马就想夺取江州城,简直是做梦。李将军,趁朝廷兵马立足未稳,仆请命率军冲杀一阵,挫挫朝廷水师的锐气。”

李强在南城墙巡视了一番,见将士们士气很旺,并没有将江上停泊的朝廷战舰放在心上。

“听说是朱司马率军来援,让李太守准备两千只羊送到垫江去。朝廷水师夺了鱼复城,正与江阳的兵马要来攻的江州,水路封锁,南岸的羊只运不过来……”

商情司的号牌可以自由出入,送信的暗卫乔华随着羊群出了门。临江门码头有水师船只,凭号牌过江,到对岸取了驿馆的战马,朝垫江方向驰去。

高进之拍掌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太守定不会为今日所择后悔。”

李明原本就嘴碎,前两日高进之又送给他一块随身的玉佩,越发知无不言。

李强自认为做得隐秘,却不知他的举动早被商情司的暗卫暗中留意。江州是重镇,城中当然有暗卫潜伏,李强的那处外宅瞒不过有心人,虽然当初杨安玄说过商情司对外不对内,暗卫仍将此事记录在册,以备不时之需。

李强应道:“酉时接到禀报,江阳水师离江州城尚有二百余里,荆州水师只有百余里。”

果然,李强略作寒暄开口道:“高师兄,愚决意归顺朝廷。”

亥正时分,高进之正准备歇息,仆从通禀李太守来访。此时来访,高进之已知结果,满面笑容地将李强迎进厅堂。

验看过号牌,乔华被人引上张锋所乘的座舰,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将领。

跟踪的暗卫将情况报给江涛,江涛惊疑不定,消失的这个人是谁,李强究竟打得什么主意?朝廷水师很快就要围城,此时太守李强显露异常,不能不让多想几分。

苦思一夜,江涛还是决定给即将到来的朱司马送信,就事言事,该如何对待李太守交给朱司马判断。

李强做出决断便不再犹豫,对高进之道:“朱超石援军将至垫江,张锋的两千人已到达垫江,来江州只用半日行程。眼下江阳水师和荆州水师距江州城尚有一日行程,请高将军赶紧出城催促朝廷兵马赶在雍军援军之前到来。”

接过乔华递来的密信,张锋展开观看,他在杨安玄的督促下已能读书,比起沈庆之强出不少。

但杨安玄在军中威望极高,如果事先宣布归顺朝廷,李强估计将士们非杀了自己不可,所以他想等朝廷兵马进了城,生米煮成熟饭,刀枪及体时或许那些将士会听自己的命令投降。

城门虽然关闭,临江门却在辰时打开,成群的羊被驱赶出城,装上临江门码头依靠运送辎重的船只,准备前往垫江。

高进之问道:“朝廷水师都到了什么位置?”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