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五百二十八章河套缔盟
设置

第五百二十八章河套缔盟(1 / 3)


三月的春风已经吹进河套之地,大地开始展露着初春的绿意。赫连勃勃一行急驰一百三十余里,远望果城,落日正将最后的余晖中洒落在灰褐的土墙之上。

看到果城,赫连勃勃松了一口气,所乘的白马发出一声短促的嘶鸣,前蹄一软向地面倒地。赫连勃勃反应敏捷,从马背上跃落,稳稳地站在地上。

身后诸骑高声喝彩,赫连勃勃看着倒地不起的战马,心中悲伤不已。这匹白色的骏马是他袭杀岳父没奕干时所得,跟随他十年,见证了他从无到有创建夏国,没想到今日死于果城外。

夕阳已落,满天云霞若血,赫连勃勃强忍心伤,道:“从今往后,果城改称白马骝(后人讹为薄骨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薄骨律镇,今宁夏宁武市所在),纪念此马。”

入城后,赫连勃勃派人前往黄河看看结冰情况。半个时辰后,侦骑回报,河冰未化,可以通行。

赫连勃勃顾不上吃饭,骑上战马奔至河边,只见里许宽的冰面已经挤压堆起,“咔嚓”声不绝于耳,战马在岸边惊嘶不已,不敢前行。

赫连勃勃催马向前驰出十余里,见冰面陆续开裂,强行催马上了冰面向对岸驰去。开裂声不断响起,新换的战马惊跳不前,赫连勃勃只得回返东岸。

“咔嚓”声逐渐变成震耳欲聋地撞响声,黄河解冻的轰鸣声有如惊雷,赫连勃勃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朕也。”

已时,侦骑前来禀报,雍军离白马骝(果城)仅有十里远。赫连勃勃知道此城低矮难守,一旦被雍军困住只有等死一条道,带着剩下的轻骑出城沿黄河朝北逃走。

半个时辰后,杨安玄率轻骑进入果城,找寻城中百姓问询得知夏军沿黄河北窜。杨安玄派沈庆之和廖辉各率一千骑带三天干粮前去追赶赫连勃勃,其他兵马在果城歇息。

王镇恶接口道:“王莽篡汉轻辱匈奴,匈奴人再叛,重据河套,到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附汉,河套才恢复平静。其后河套所在被(东)汉朝用于吸附外族、安定移民,逐渐此地胡族人口越来越多,以羌族和匈奴族为多,汉人反而沦为少数。(东)汉后期羌族多叛,河套失控,自曹魏之后朝庭再无力统治此地,及至如今。”

三天后,沈庆之回返,带回来赫连右地代的人头,杀死夏军二百余人。廖辉发现赫连勃勃的行踪,率军穷追不舍。

杨安玄冷着脸道:“文叔已满百日,还未见过你这个父亲,你还不回去看看儿子。”

“秦亡,楚汉相争,匈奴重新占领此处,汉高祖征匈奴遭遇白登之围,其后七十年放任匈奴,羌胡之地成为匈奴人牧马之地。”

得知赫连勃勃已死,杨安玄放下一桩心事,决定放弃果城率军回返。果城距离北雍州太远,与(西)秦一河之隔,驻军意义不大,孤军无法防守。

得知赫连勃勃身死的消息,赫连延自立大单于,封其弟赫连昌为左贤王,招聚各族部落,得兵马三万余人,部众超过十八万。

王镇恶赞道:“妙哉,此乃百年之计也。”

王镇恶点点头,道:“弘先读书有成,一语中的。”

杨安玄道:“不错,丰林城就像要钉子楔入羌胡之地,威摄胡族。愚有意在丰林城四周再筑四处小城,既能用来与胡族交易又可护卫丰林城。将来在羌胡之地多建小城,逐渐让各族依城而居,变牧为耕。”

沈庆之眼神一亮,笑道:“主公是想让群狼自斗,无暇他顾。”

王镇恶道:“赫连勃勃三子分别自立为汗,麾下各有数万轻骑,若要强行平定赫连璝等人,他们极可能联合起来,不如暂时离开让他们互相争斗。赫连勃勃对待其他部落甚为严苛,动辄杀戮,主公以集市物资交流的方式拉拢他们,是想分化胡人。”

沈庆之很想驻守在丰林城,主动请缨道:“主公,愚愿率军驻守丰林城,胡骑绝不敢南下牧马。”

木根山一战,杨安玄战败赫连伦所率的轻骑,赫连伦向北逃至白盐池,趁杨安玄回师丰林之际,占据薄骨律镇、富平、历城等地,收揽败军和周围部落,有一万余骑兵,十余万部众。

王镇恶笑道:“主公不妨让这些部落前去攻伐赫连璝等人,一颗人头换十石粟米或财物,相信很多部落的勇士愿意用夏军的人头来换。”

杨安玄的手掌在舆图上重重一拍,道:“及至汉武帝时方重新夺回河套地区,建立五属国,安置归降的匈奴牧民。为扼制匈奴人,汉宣帝从陇右将羌人迁入此地,其后不断地移民实边,河套之地依托军事堡垒逐渐有了城池,形成汉人以城镇为中心,各胡族定居放牧的安定格局。”

“也不可放任胡人自主,丰林城应驻重兵。”王镇恶建议道。

等最后一名夏骑倒在河水之中,廖辉跳下马对着安定城方向,哭嚎道:“傅将军英灵不远,仆替你报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