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四百五十八章衣食之忧
设置

第四百五十八章衣食之忧(1 / 3)


义熙十年(414年)到来,建康城悬灯结彩,欢度新年。

过去的一年雍公平灭秦国,宋公收复益州,仇池、西秦、林邑等国纷纷称藩;朝廷颁布了一系列诏令,大赦天下,推行土断、选用寒士,轻徭薄役、与民生息,呈现中兴之象。

襄阳城越发热闹,西市更是人满为患,勾栏市内摩肩接踵,沸反盈天。

杨安玄前两日带着妻儿逛了逛集市,大冷的天居然挤出一身汗来,再往后以处理公务的借口躲到了大堂。

本想着躲清闲,谁知那些官吏得知主公来大堂办公,一个个打着公事的理由前来拜见,说着吉祥话拜年讨近乎。

让杨安玄暗自苦笑,过年啊,不知该夸赞他们勤勉还是抱怨他们不让自己安闲一会。

眼看到了申时,杨安玄与阴慧珍说好今天和杨湫一家同去百丈村,杨安玄看见丁全已经在堂外探头探脑地张望了。

加快处理完公务,杨安玄正要起身,堂外传来黄富与丁全的寒喧声,杨安玄示意俞飞把两人都叫进来。

商情司的左右使满面笑容,杨安玄暗自好笑,这两位怕是皮笑肉不笑,打着腹中官司。

年前黄富从长安城回来,带回长安最新的状况,王镇恶在北雍州施粥赈灾,便连部落的百姓也可前去领取。虽然天寒地冻,但官府还是安排了不少活计,勤快人应该饿不着。

术业有专攻,《天工开物》仅记得一部分,杨安玄抚着胡须思忖,是不是该建个农情司,专门负责农事。百姓自发的生产要加以引导,形成产业才有规模,此事列为今年的头等大事,等来日与辛何等人细商。

有钱人讲究,什么狐皮裘、貂皮裘,六七十张貂皮和缝制出一身裘衣,还要讲究毛色,岂是一般人所能买得起,甚至有“集腋成裘”的说法,那多半是天子王公才有的享受。

则那哥从北地得了一卷虎皮、两张豹皮,巴巴地来襄阳献与杨安玄。杨安玄将豹皮分别给了孔苗和阴慧珍,杨湫见了眼红的紧,磨着杨安玄以后也替她谋一张豹皮。

沈庆之是个武痴,当即笑道:“没事,叫上张锋,咱们三个一起斗上一场。”

杨安玄在脑中回忆着,新疆民丰县出土的东汉墓中有土蜡染布及白布裤、手帕等织品,晋、唐时期的吐鲁番古墓中纺织物就更多了,看来要尽快将引入雍司之地种植。

丁全看了一眼黄富,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用实际行动表示主公一会与仆有事,没你的份。

年前鲁轨已经奉命率八千兵马到达陈仓,等到天气转暖杨安玄准备派孟龙符为帅,领蒯恩、鲁轨夺取安定郡,将大夏军赶回无定河北,然后回师夺取仇池之地,彻底控制住西域、诸凉通往魏国、晋国的道路,禁止硝石从西域输出。

“……已将魏军明着攻打蒲坂城,暗中要袭大夏的消息散播出去,大夏王帐所在正在召集部众。”

谍报是关于夏国的,诸敌之中杨安玄最讨厌夏国,若是要先挑个对手平灭,夏国远超北魏和刘裕,而安定郡是夏国插在杨安玄背上的一根刺,势必要拔除。

“黄富,有什么事快说,愚还有事。”杨安玄笑道。

不光是,还有植物油。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油麻种,名“胡麻”;后赵王石勒讳“胡”,将“胡麻”改为“芝麻”。汉代开始便有了(胡)麻油,但却不是用来食用的,而是用于制造纵火的军械或制绢布。

匆匆来到府门外,数辆牛车等在那里,杨湫听三哥到来,掀起窗帘埋怨道:“三哥,怎么磨蹭了这么久,奴都等你快半个时辰了。”

有了后纺织工艺要跟上,秦汉便能纺织丝绸,汉时有了缫丝法,有了织锦的说法;蜀地的纺织业很发达,诸葛武侯就靠织锦养军;纺锤、织机、梭子均已出现,可惜自己不记得黄道婆织布之法,要不然必能加快解决穿衣的难题。

黄富笑道:“主公这招移接木用得妙。”

要想解决将士们的穿暖问题,只能是。杨安玄记得张骞出塞就曾带来过,考古时他曾从出土文物和古籍发现,自东汉起至南北朝,西凉地区就种植了(2),并有纺织手工业。

前世常见植物油有菜籽油、生油、豆油以及山茶油,生油是不用想的,现在还未传入;《天工开物》中记载芸薹属结籽皆可榨油,即菜籽油,不过杨安玄对所谓的芸薹属不熟悉,依稀记得油菜是杂交种,估计菜籽油希望不大;豆油倒是可以有,等到百姓都能吃饱饭以豆榨油便可施行。

俞飞瞪了他一眼,道:“你以为主公跟你一样清闲,明日有没有事,咱们到校场比一比。”

东晋时已有制革的手艺,除灰法、烟熏法、油鞣法、皮硝法制出来的裘衣稍嫌硬,但保暖效果还不错。穷人多穿狗皮、猪皮、麂皮、兔皮制成的皮裘,大秦归于晋国,西市多了许多羊皮裘,倒让雍州百姓这个冬天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