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四百二十四章无心插柳
设置

第四百二十四章无心插柳(1 / 3)


江陵,刘裕骑着马在战场上绕行一圈,城墙上有不少是北府军,曾跟随他平定孙恩、北伐南燕,对刘太尉的武勇记忆深刻,不少人惊慌失措,斗志尽失。

刘裕命弓箭手将招抚的文书绑在箭只之上射入城中,刘毅命人收缴了大部分文书,但只诛刘毅、他人无罪、献城封侯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正月二十二日,江陵城西,今夜正是黄梧值守。黄梧站在城墙往外望,黑乎乎一片,空中飘着细雪,阴寒透骨。

已近子时,朝廷的兵马应该潜伏在暗中吧,黄梧心中苦笑,家眷被迁入内城,部曲也被打乱分散在军中,自己身边仅剩几名护卫,就是想开城也有心无力。

暗悔给刘裕送信太早,万一将来刘太尉破城追究自己欺责之罪怎么办,黄梧忍不住摇摇头,轻叹出声。

“黄参军为何发叹?”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

黄梧一惊,转头方发觉是厉武将军吕奂巡逻至此,今夜轮到他与吕奂值守西城。

“是吕将军。”黄梧拱手礼道:“愚听北风呼啸,心生寒意,故而生叹。”

吕奂上前一步与黄梧并肩而立,轻声道:“大军压城,黄参军莫不也认为兵无战心,败局注定。”

黄梧心中一凛,诧异地望向吕奂,他记得这位吕将军是刘毅从江州带来的,他此话何意?有意试探自己?

黄梧竭力站起身,吩咐道:“将火盆聚拢起来,派人去问问吕将军是否要送宵夜。”

卯正时分,外城被朝廷兵马占领,朱显之率领残军由金城南门入了内城。

城门缓缓打开,黄梧和吕奂带着人举着火把走出江陵城。黄梧命随从点燃火盆后,随即下城,与吕奂一起下令打开城门。两人都做好准备,若是有人不从便杀人献城。

吕奂哈哈一笑,指了指不远处的兵丁道:“这些都是愚的亲卫,黄参军身边的也应该是亲信吧。放心,出愚之口,入汝之耳,无人可知。”

朱显之腾地站起身,拿起放在榻旁的弯刀,吼道:“鸣号,聚集兵马随愚夺回城门。”

火把光亮之下,黄梧满面红光,哪有半分苍白之色。黄梧笑道:“太尉率师伐逆,仆当竭忠报效,只恨迎接来迟。”

刘毅为防着有人献城,值守兼派文武,而且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互相约束。还不时派人巡夜,查看是否有人疏于职守。

看了一眼面容冷肃的吕奂,黄梧告诫自己,且莫急着表态,万一吕奂是在试探自己,自家一百余口的性命就要葬送在几句话中。

吕奂见黄梧神色不像作伪,还刀入鞘,笑道:“原来黄参事早有先见之明,倒是仆行事鲁莽,让黄参军见笑了。”

见城门开放,黄梧立时来了精神,挣脱亲随的掺扶,拿过一根火把,对吕奂笑道:“吕将军,你们同迎朝廷大军入城。”

屋外有人大声禀道:“号声三短一长,是西城失守了。”

吕奂喜道:“真是天遂人愿,你我封侯就在今夜。”

离着西城尚有里许,有人惊呼道:“城头有火光。”

哪料兵丁们得知打开城门,脸上露出喜色,没人提出异议,城门顺利地被打开。黄梧和吕奂对视一眼,心中狂喜,看来这步棋下对了。

辰时,黄梧、吕奂、罗松等降将前往东门外太尉营帐参见刘裕,刘裕满面春风地抚慰众人,当即承诺等平定江陵后向朝廷保奏黄梧为县侯,吕奂、罗松等人皆官升两级。

江陵城西,三里外山林,檀道济、沈林子带了五千人藏在林中,留意着江陵城头。雪下得大了,黑乎乎一片,根本看不见江陵城所在。

朱显之率军赶至西门,檀道济、沈林子已然严阵已待,盾墙阻路,弓箭飞射,城头的万钧神弩、投石车调转方向,朝城中荆州军砸来。

黄梧道:“愚与刘太尉约定,就在今夜寅时打开城门,此时城外便有朝廷兵马暗伏。”

送朱显之离开,黄梧才出了一口气,连打了数个喷嚏,浑身抖作一团,站都站不稳。在亲随的掺扶下进了箭楼,生了两个火盆在身旁,喝了碗热姜汤,勉强回过魂来。

吕奂持刀在手,冷冷地道:“黄参事,你若说不清楚,你我二人今夜怕是只有一人能活着下城墙。”

黄梧与吕奂约定,寅初二刻在城头燃起火盆,共同下令打开城门。吕奂留下几人陪在黄梧身边,先行下城前往城门处,黄梧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蹦出嗓子口,强作镇定在城墙上来回巡守。

刘毅裹着大氅急匆匆走出,上马朝金城(内城)西门驰去。内城城门紧闭,城墙上将士得知外城西门失守,个个神情紧张。

黄梧拈须不语,心中念头电转,原来吕奂是庾悦的亲信,庾悦被刘毅迫死,吕奂对自己说“败局已定”是何意,莫非有意投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