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三百五十八章扬威三军
设置

第三百五十八章扬威三军(1 / 3)


队列最前一名身材魁梧的壮士高举着青旗(1)在前面领路,旗上饰白虎,顺风飘扬。

二百枪兵十人一行,排成二十列,长枪如林,寒光耀日,红缨夺目。这二百人出自领军营,皆披皮甲,踏地有声、脚步整齐、昂首阔步,股股烟尘升腾而起,凝而不散。

杨家练兵法渐在军中推广,京中六军也照此法习练,齐步走是练兵法的基础,今日在众人面前演示倒也威武雄壮。

紧随枪兵之后的是刀盾兵,藤盾、藤甲,雪亮的弯刀,牛皮靴稳健有力。

当轻骑的马蹄声在校场上响起时,欢呼声再度高涨,身披黑氅的轻骑将士手握砍刀,目光坚毅,马蹄轻快,迅捷地从行进的方阵两侧掠过。

无论是门阀士族,还是平民百姓,无不热血沸腾,高声呐喊。一名老者热泪盈眶地对身旁儿子道:“若是王师收复长安,汝记得将为父的骸骨葬回故土。”

当枪兵经过将台时,将士们高举手中长枪呼喝“万胜、万胜”。琅琊王等人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向行进中的方阵行注目礼。

看到校场内热烈的气氛,武陵王感慨地对杨安玄道:“杨卿,这场检阅大典大大提振军心、民意,好。”

当轻骑分成两路带着旋风从校场上交叉掠过后,欢呼声再度响彻云霄,甲骑具装出现了。

二百人马俱披甲,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向前迈进,把校场氛围带向高潮。董怀眼眶湿润,当年他在洛阳与尹纬谈判,带回来二百具装藏在兵库有年,今日终于有机会在校场耀武扬威,不枉自己耗费心血。

留意着檀祇如疯似狂的举动,张锋在等待着他力竭之时,主公常说“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等北府军发现破不开雍州圆阵,自然气沮,那时便到了反击之时。

刘毅的目光落在爱将赵恢身上,赵恢在攻打江陵时作战勇猛,被刘毅委以重任,为其请功加封其为振武将军。赵恢深感刘毅知遇之恩,忠心回报。

原来是檀家子,杨安玄知道刘裕麾下有檀氏三兄弟,檀韶、檀祇、檀道济,加上已死的檀凭之之子檀和之,檀氏一门都是名将。

作为大典的主持者,他暗中劝说琅琊王此次演武要让朝廷六军取胜,好让门阀开心、百姓对朝廷有信心。司马德文本有此意,当即应允。

场中雍州军虽然人数最少,杨安玄却信心满满,无论哪只队伍对向雍州军都会磕碎了牙。

果然,突然遭到袭击的北府军来不及变阵,张锋便率军前突,一棒将分神的檀祇挑飞,摔倒在地。等马宏冲破北府军来到雍州兵马之前,张锋丢了手中棒示意投降。

檀祇长笑前突,左右两根木棒交夹而来,扫向两肋。檀衹后撤半步,抡棍横扫,三根木棍碰击在一起,发出颤音。

赵恢举棒行军令,带着身后袍泽齐步上前,逼向江州兵马。索邈见江州军亦只有百人,索性移步向江州军靠去,对着江州统军将领吼道:“且先并肩御敌。”

徐道覆看着重骑从身前驰过,芦棚似乎都在铁蹄的踩踏下起伏,若是有千具重骑,真有雷霆万钧之势。徐道覆暗暗记下,与晋军交战,最好多用水师,切忌与重骑硬撞。

张锋立在阵中,看到哪里出现险情便上前相帮,等圆阵补齐后又退回阵中。他记得杨安玄的教导,身为大将不光只会冲锋陷阵,还要前会统筹全局。

刘裕在将台上看得清楚,檀祇一味强攻失了章法,此时应该略退整军再战。

与雍州军相对的京口北府军,檀祇身着铁甲狞笑地望着张锋,他奉刘裕之命今日在校场上与雍州军较量一番。檀衹根本没将雍州五十人放在眼中,不说自己身后二百儿郎是从军中精选而出,便是只用五十人他也有信心战败雍州军。

六只队伍皆列方阵,鼓声再度响起,众人屏住呼吸,等待着鼓声停歇之时激战开始。

战场之上,首先出现败势的是豫州兵,赵恢以一敌二苦战不退,但明眼人皆知败局已定。刘毅愤然拍案,嘿然出声。

殷仲文脸上的笑意盛放,这些将士在他眼中就是闪着金光的金锭,琅琊王不知道,他让家人在赌坊中押注朝廷六军获胜,赔率一赔二点四。殷仲文知道机会难得,把家中二百八十两金全部押上,事后扣去一成半税赋和抽头,仍可得金近六百两,这场大典真是既得名又得利。

刘裕看着校场上布成方阵的六只队伍,心中有些不快,他想与雍州军马较量高下,在百姓面前显示军队雄风,却在殷仲文的操持下变成了表演娱乐。京中六军多是门阀子弟,这些银样镴枪头居然要成为最终的胜者,真是对沙场浴血将士们的讥讽。

演武的方式三日前已经决定,校场乱斗,看哪队坚持到最后的人数多获胜。殷仲文捋着胡须,眼中露出狡黠的得色,胜负其实早有安排。

检阅大典之后便是校场演武了,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