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三百四十五章小露锋芒
设置

第三百四十五章小露锋芒(1 / 2)


对于杨安玄来说,帮一下王强不过是举手之劳,王强如何选择都不会放在他的心上。

见过琅琊王和武陵王之后,接下来便是拜访京中门阀,东晋是门阀政治,离开了士族支持很难成事。

建康门阀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为首,至于原本显赫的太原王氏、颍中庾氏、龙亢桓氏都已没落,高平郗氏、太原温氏、兰陵萧氏比起王谢两家来说差了一等,至于彭城刘氏、新野阴氏、河东柳氏、济阳江氏又有所不如。

司徒决定着品阶升降的权力,杨安玄准备明日前往司徒府拜见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兼司徒王谧。

从收集的情报来看王司徒是个高情商人物,年少时便以聪慧得名,与桓冲之孙桓胤、王坦之之孙王愉之子王绥并称京中三秀,被孝武帝征为秘书郎。

如今桓胤因桓玄篡位流放新安郡,还是因为桓冲忠于皇室的原因得以保全性命,王绥一家老小皆死在刘裕刀下,唯有王谧虽然逢迎桓玄,却因相助刘裕之故仍位极人臣。而王愉王绥父子之死,除了与桓玄有关外,还有便是王愉曾经轻辱过刘裕,可见为人多结善缘很重要。

王谧是王导之子王劭所生,因为王劭之兄王协无子,王谧过继给王协为子,王协早丧,王谧随承爵武冈侯。王谧并没有住在乌衣巷王家,而是住在西州城。

西州城是扬州刺史的治所,会稽王司马道子总揽朝政兼任扬州刺史时将治所移至东府城,司马道子父子身死,扬州刺史的治所又重回西州城。

杨安玄的车驾来到西州城司徒府,王谧满面春风地站在大堂外等候,不等杨安玄近前便主动迎上去,笑吟吟地道:“弘农郡公,年少有为,后生可畏,看到杨刺史,老夫感觉自己老喽,哈哈哈。”

未语先笑,言语温和可亲,让人如沐春风,让人一见生。杨安玄揖礼道:“王司徒正值壮年,雄姿英发,朝廷倚为长城,后生早就仰慕大名。”

半晌,司马德文突然轻声嘀咕道:“要是鄱阳嫁给杨安玄多好。”

说笑几句,杨安玄道:“王公,愚前来是为杨家升品之事,想请司徒公相帮。”

荀伯子感激地看了一眼王谧,施了一礼,踉跄离去。

王谧见状斥道:“荀伯子,老夫交待过你不可饮酒过量,看你面红耳赤宿醉未醒,在此胡言乱语,还不退下。”

司马德文意兴阑珊地挥手道:“孤乏了,禇卿且退下吧。”

禇秀之笑道:“王爷所见甚是。不过杨刺史行事也有些刚猛,他与荀伯子倒是针锋相对。”

杨安玄知道提升杨家门

刘穆之淡然语道:“刘豫章靖难之时愚被授为主簿,接着进京被朝廷任为尚书祠部郎、堂邑太守,与刘豫章一样同为朝廷效力而已。”

荀伯子往后退了半步,不敢做声。杨安玄目光从众人面前扫过,堂上诸人无不敛容垂目,不敢与之对视。

晋陵公主微笑地听谢混说完,道:“奴在宫中时听父皇说过这个杨安玄好勇斗狠,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依旧脾性不改。”

谢混很满意妻子的应答,举杯饮了口酒,道:“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安玄在沙场之上与胡人争强斗勇,行事难免鲁莽。说起来当年华林园,杨安玄就与王家子弟发生冲突,将王纯之推落水中。”

王谧座旁侍立着不少官吏,有人朗声道:“王司徒,孝武帝命贾侍郎修撰《十八州士族谱》作为定品依据,评定门

听丈夫说起当年之事,晋陵公主明了丈夫的小心思,看破不说破,微笑着附和道:“数年前二王兄还说要把鄱阳许配给他,幸亏此事未成。”

刘穆之是刘裕的谋主,史书中记载萧何般的人物,刘裕“委以腹心之任,动止咨焉”。杨安玄笑道:“愚在襄阳就听闻过刘太守善于斟酌时宜、纠枉矫正,被刘豫章倚为臂助。”

杨安玄不知道今日一天之内有两人念叨起自己与鄱阳公主,对华林园中那个仗义直言女童杨安玄早已没了印象,更不知差点阴差阳错地结为姻缘。

只听杨家玄继续道:“愚听闻彭城刘家欲与豫章公合族通谱,不知荀伯子你是否要详查一下豫章公的郡望、联姻,是不是真是出身彭城刘家?”

琅琊王府,司马德文听禇秀之说起司徒府中杨安玄怒斥荀伯子之事,笑道:“荀伯子恃才傲物,向来看不起新兴门

禇秀之一愣,莫非琅琊王有意留杨安玄在京中。随即醒悟过来,琅琊王是暗指朝堂被刘裕一派把持,需要杨安玄这样的强力人物打破朝堂僵局。禇秀之知道,杨安玄是绝不可能留在京城,襄阳远离京城,若是离开雍州兵马杨安玄就只能任由刘裕拿捏。

荀伯子脸色一白,颍川郡虽被划归司州,但司马实际上被杨安玄所掌控。荀伯子想起在鄢陵时叔父荀歌曾告诫自己不要冲突了杨安玄,免得为家族惹祸。自己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