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三百四十三章屣履造门
设置

第三百四十三章屣履造门(1 / 2)


离二月一日还有几天,禇思笑着交待道:“这几日杨刺史便住在鸿胪寺馆驿中,杨刺史离开京城有年,不妨四处看看京城风物可有变化。”

当天下午,杨安玄便乘车前往东城琅琊王府拜见司马德文,送上一套彩瓷茶具作为礼物。

司马德文把玩着这套淡红色绘桃茶具,爱不释手,笑道:“孤府中亦有一套淡青竹枝茶具,与这套正好相应成趣。”

杨安玄前来拜见,司马德文把禇秀之召来作陪,禇秀之是他的妻兄,当年与杨安玄同为东宫侍读。

禇秀之有些羡慕地看着那套茶具,道:“传闻这彩瓷是偃师所产,不知杨刺史从何处所得。”

杨安玄拱手道:“禇兄直呼愚名就好。这套茶具是襄阳西市购得,愚听说王爷好茶,特意献上。”

司马德文放下茶具,道:“孤听闻过襄阳西市的大名,杨卿在西市举办过三次拍宝会,卖出珍宝无数,首倡勾栏唱曲,天下各郡无不风从,便连京城坊间出多出七八处勾栏来。”

禇秀之曾到勾栏中听过戏,叹道:“王爷,勾栏可不光能听戏,还有说书、讲史、舞旋、鼓子词、傀儡戏等诸多娱乐,比起妓楼听曲尤胜三分。”

司马德文拿起麈尾,悠然神往地道:“孤真想前去一观啊。”

心中闪过阴慧珍的倩影,欺人已逝,司马德文忍不住轻叹一声。

杨安玄笑道:“王爷何不微服前去,愚愿随行保护。”

禇秀之不想杨安玄与琅琊王加深感情,劝道:“不可,白龙鱼服恐生变化,王爷身负朝廷之重,切不可以身涉险。”

司马德文目光低垂,看着案上的彩瓷,缓声道:“杨卿提升门

命人备宴,司马德文又请阴友齐以及王弘等司马府中官员相陪,杯觥交错,宾主尽欢。

杨安玄起身施礼谢过。

杨安玄听懂了琅琊王话中之意,其实不用他提醒杨安玄也知道王谧是刘裕的代言人,司马德文特意让他留意王司徒的态度,其实是暗中告诉杨安玄刘裕可能对他有敌意。

王洽之子王珣是孝武帝司马曜的重臣,及至司马道子父子当权,王诞依附司马元显,后被桓玄贬往广州。王诞是王混所生,王混与王珣、王谧是同辈的堂兄弟,三人的祖父都是王导。

杨怀拱了拱手,算是重新见礼,这才道:“老大在面馆做事,实际上是暗卫,替主公打探京中消息。倒是老二被仆宠坏了,成天游手好闲,去年与许婶的女儿成了家,许婶打发他们夫妻去了北城新开的面馆管事。”

禇秀之笑道:“此事安玄不能操之过急。愚听闻此次申请提升门

司马德文眼神一亮,兴致勃勃地笑道:“杨卿是天下有名的勇将,有你保护孤,倒是可以前去。”

司马德文见杨安玄面现凄容,悲意出自内心,叹道:“孤等子孙不屑,让太后匿大年纪颠沛江湖,将来怎有颜面见先帝于地下。”

杨安玄想起从前时光,对这位身世坎坷的王爷生出几分怜意,笑道:“王爷天资过人,若是一直坚持练箭,箭术早超过为臣了。”

王导之后王家子弟布满朝堂,其子王悦、王恬、王洽、王协、王劭、王荟(听从王恭之命起军反叛,后不知所终的王廞是其子);其侄王羲之、王彪之等人或立于朝堂,或镇守地方,权倾朝野。

司马德文摇了摇麈尾,岔开话题道:“当年卿等在东宫任侍读,孤还随杨卿学过箭术,可惜后来因为射马被王少傅斥责,孤亦深为后悔,这以后便没再射箭了。”

看了一眼曾安,没有继续往下说,张锋会意,笑道:“这位曾郎君是府衙的参事,主公岳丈的学生,是自家人。”

当代王家的家主却是王珣长子王弘,王弘以清静恬适闻名,桓玄召其入仕以守孝为名不出,后司马道子被桓玄收捕时,众官畏惧桓玄不敢相送,唯有王弘前来拜送,攀车而泣,被世人称许。

刘裕逐走桓玄后,召王弘为镇军咨议参军,授华容县五等侯。天子返京后,琅琊王征其为大司马从事中郎、宁远将军。

“多谢王爷提醒,臣知道了。”

司马德文接口道:“天子尚未还朝,刘豫州有一次在朝堂上问王司徒,‘玺绶何在’(1)?王司徒惊恐难安,惧而出奔。车骑将军得闻,致信武陵王兄,遣人追蹑。等迎回王司徒,委任如先,加班剑二十人,刘将军有恩报恩,对王司徒可谓仁厚。”

司马德文听出杨安玄不想与刘裕相争之意,轻声道:“太后归京后亦数次提及杨卿相救之恩,让天子要重谢杨卿。杨卿且留下来用膳,孤好生敬你一杯。”

建康城中的两家面馆如今变成了四家,都是许氏在打理,当年投靠杨安玄的丁、石两家人被杨漓安派到别处做管事,丁实和石草夫妻在新息城,丁勉带了家人去了襄阳,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