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三百三十一章深入敌境
设置

第三百三十一章深入敌境(1 / 3)


南燕,天子慕容德染病,待病愈后晋朝已完成了防线调整,彭城、下邳、广陵一线驻扎晋军数万余人,相互呼应,筑成防御线,南伐之事悄然而息。

慕容德生病期间,慕容超一直呆在榻前伺疾,熬得面颊消瘦,两眼通红。

等晚间慕容超回返住处,皇后段氏劝道:“万岁,你年至古稀,近年时常染病,应早些立下太子了。”

慕容德拉住妻子的手,道:“皇后,你看超儿如何?”

段氏道:“立储之事,万岁当问之大臣,妾身不便置喙。”

六月二十六日,穆崇从平城返还野王城,犹自遍体生寒,惊恐难安。

他奉旨回京朝觐,天子询问南征之事,穆崇从容应答。等回到京中住处,其嫡子穆观将京中坊间流言和天子夜召卫王入宫饮宴之事告诉了父亲。

穆观是穆崇的次子,以文艺知名,在宫中做内侍,得拓跋珪器重。

穆崇听完儿子的讲述,寒毛立起,近年来天子对臣下犯忌日重,随意诛杀大臣,自己当年与卫王谋反虽然被天子秘而不宣,但终究是天子心中一根刺,不知何时就会被拔出。

穆观见父亲面容失色,道:“大人莫慌,天子既然让卫王还府,想来也不会责罚大人。大人只需心怀坦荡,从容面对即可。”

胡藩接过水小口饮下,冷水顺喉而下,带来阵阵清凉。军心可用,荥阳城坚固,自己要让魏军折翼于此。

杨安玄目光变冷,低沉的声音道:“庆之,我等衣食皆取自百姓,杀戮百姓就是杀我等的衣食父母,何忍,何安。”

黄河虽然进入枯水期,能够涉水而过的地方不多,自己在可能涉水而过的地方驻有烽火楼,派有兵丁驻守,并没有收到晋军过河的消息,这股晋骑从何处冒出。

沈庆之道:“魏军聚集,不宜再往北走,粮食也只够两日之用,若被魏军围住,后果不堪设想,要趁魏军尚未合围之前前往河阳县,渡河返还孟津关。“

两千余骑,穆崇眼中闪过冷色,这点兵马不足以攻城略地,只会四处袭扰,无非是想让自己回师。

当晚,穆崇接到平皋城送来的急报,大为震动,不知晋军从何处过河。

渡河以来,杨安玄每做决定都会事先问问沈庆之,沈庆之知道三舅哥在栽培自己,略思片刻道:“今日午后我军从温县西折向野王城方向,官道之上人烟稀少,南下的商旅几乎不见,仆估计魏人的大军已至野王城。”

沈庆之犹豫着开口道:“将军不许我等杀戮百姓,不然的话魏军定然回师相救。”

汉时曾在此修建官署专门治理仓务,魏时已废置,原来的官署毁于战火,后来有流民居于此,渐成村落。

杨安玄接着让驻防的巩县的洛阳水师出伊洛河,隐藏于敖仓下游二十里处的扈亭待命。

此次南征辎重、粮草全都囤积在河内郡,而郡内兵马不足以拦截晋骑,只能据城而守。

沈庆之起身,揖礼道:“仆谨记在心。”

六月十八日,杨安玄率轻骑北上荥阳,命襄城太守杨孜敬率郡军两千急援京县,命潁川司马程康率一千五百将士驰援。

从七月五日开始,魏军从辰时开始攻城,一直到酉时方才收兵。看着魏军退去,胡藩解开身上的皮甲,一股馊味蒸腾而起,皮甲内的葛衫都湿透了。

杨安玄光着膀子坐在篝火旁,炊煮着釜中牛肉,偶尔抬起头望上一眼,却在暗中观察着这些人的神情。

六月二十日,杨安玄率两千轻骑进入荥阳。歇息两日,杨安玄让沈庆之率领轻骑继续北上已经废置的敖仓。

杨安玄道:“如此一来,我等渡河的效果甚微,穆崇大军没了后顾之忧,荥阳城能坚守多久?”

南征之事在年前便已议定,穆崇原定于六月初率军南下,那时正值黄河旱季,虎牢关河段水深仅三四尺,可以直接涉水而过。

虎牢关,裴胜见魏军铺天盖地,只命董清以弩箭向渡河的魏军激射,不敢出关相战。

激战至午时,多数夯台被夺,雍州军不敌,往荥阳方向退走,魏军占据汜水东岸。虎牢关裴胜派人向巩县告急,请屯扎在巩县的洛阳水师前来增援。

敖仓在汉时是存粮所在,因黄河水至荥阳一带水流变浅,只能在敖仓卸粮后暂储转由陆路运往洛阳和长安。

杨安玄问道:“你觉得魏人会在哪里阻截我们?”

六月二十九日,穆崇率所率的后军跨过黄河,派五千兵马攻打虎牢关,其他兵马奔袭荥阳城。

杨安玄示意沈庆之坐下,道:“刚才那十几人中至少有两人是魏军细作,恐怕我等所在已被魏军所知。”

七月四日午时,杨安玄率两千轻骑出现在怀县,并未攻城,焚毁麦田后向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