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扬锋汉起
  4. 第三百二十七章各自筹谋
设置

第三百二十七章各自筹谋(1 / 2)


建康城,琅琊王府,也就是大司马府。

王府大殿四梁八柱,空旷高敞,雕栾镂楶,青琐丹楹,极尽华美。殿内用帷帐相隔,乐师坐于帷后轻调瑶琴,和着窗外碎雨,悦耳动听。

琅琊王司马德文身着青色绣袍,头戴纶巾,神清气朗,一扫江上颠沛时的颓色。

左侧,度支尚书阴友齐跪坐在席,两人静坐品茗,听着雨声琴声。案上博山炉,香烟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宛如云雾缭绕的海上仙山。

一曲奏罢,乐师悄然退下。司马德文轻叹道:“阴卿,天子蒙难,多亏你一路照看,孤甚为感激。”

阴友齐欠身道:“王爷过誉了,忠君爱国乃是臣的本分,何况臣亦有私心。唉。”

一声轻叹让司马德文心生涟漪,心中浮现那个曼妙多姿的身影,斯人已逝,徒自伤悲。

轻呷了一口茶,司马德文转移话题道:“这碧春茶是阴卿所贡,还有石蜜,皇兄十分喜欢,阴卿忠心,满朝文武少有人及。”

阴友齐面带微笑,道:“万岁和王爷待臣全家恩重如山,臣纵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安敢居功。”

“阴敦在汝南可好?”司马德文回忆道:“昔日他在王府做内史,孤与他相处甚得。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孤有意召他回京在大司马府任职,不知阴卿意下如何?”

你情我愿,各有所求,楼内一片欢声笑语,皆大欢喜。

司马德文满意地点点头,道:“既如此,就让阴敦安心呆在汝南,过段时日孤会向天子谏言,擢升他的官职。你让阴敦向杨刺史转告孤的意思,让他忠心报国,万岁定不会负他。”

天子返京后,谢瞻转任琅琊王大司马参军,今日亦在坐中,对刘毅道:“刘将军文武双全,今日春光美景,何不作诗以记之。”

檀韶挠挠头,懒得多想,笑道:“主公,祠部送来了不少美酒,一路船行无事,咱们饮上几杯。”

世人以为刘裕欲学桓玄三让,于是天子亲临刘裕府中劝说。刘裕惊恐,前往宫城陈述愿回京口重整北府军、安定天下之意。

“春风拂面暖,莺啼绿映红”,刘毅的目光从女子身上收回,环视座中谢家子弟,心中生起傲意,洪声道:“愿遂平生意,旌旗卷长风。”

“杨卿有此大功而不张扬,孤若早知,此次天子封赏,孤定谏言加封杨卿为卫将军。”司马德文惋惜地道。

天子加封刘裕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并以其为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刘裕坚辞,请求返回京口。天子下诏命文武百官相劝,刘裕再拒。

数匹快马驰进洛阳宣阳门,铜驼大街人来人往,香车宝马不断,西域的商人牵着骆驼招摇过市,各种服饰、口音将洛阳城变得生动、热闹、繁华。

…………

刘毅道:“谢家子弟皆是一时俊杰,愚有意请几位贤才前往历阳相助。”

刘毅则不同,与士族门阀交好,携文人名士同游,访名僧、招名伎,寄情山水,饮宴雅会,在京中风评极佳。

刘毅文士装扮,三十六岁的年纪,正是男子最强健的年纪。他身高七尺,剑眉虎视,举手投足刚劲有力,在一众谢家子弟中显得鹤立鸡群。

阴友齐点头道:“不错。犬子与杨安玄是结义兄弟,阴家与杨家关系也不错,杨刺史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杨刺史屡败秦军,堪称国之屏障。雍州有兵马万余,万一建康有事,从襄阳可沿汉水南下夏口,支援京城。”

龙骧将军檀韶站在他身旁,不解地问道:“主公为何坚辞留京,主政朝堂岂不是更能一展抱负。”

琅琊王司马德文任大司马,广募贤才,谢灵运被征募为大司马府参军,雄心勃勃地承续祖父衣钵,以重兴晋室为己任。

此次刘裕受封车骑将军,檀韶随府迁转,成为车骑将军参事,加号龙骧将军。檀韶好酒贪横,不通政理,但刘裕喜欢他作战勇猛,忠心耿耿,视为心腹。

艨舯舰驶离码头,顺流而下,刘裕看着逐渐远去的建康城,若有所思。

刘毅欣然起身,来到楼前往外张望,见园中繁似锦,淡雅的香扑面而来,丛中有女子手持团扇扑蝶,笑声隐隐传来,谢府的庭院有如画中。

比起刚穿越时洛阳城热闹了许多,铜驼大街两侧多了许多店铺,二哥将洛阳治理得不错。杨安玄索性跳下马,牵着缰绳朝太守府方向行去。

谢混笑道:“希乐以诗言志、气概不凡,天子有旨,让左将军府的文武官吏皆随你前往历阳赴任。”

前段时日,祠部尚书殷仲文因朝廷音乐不全,向刘裕请求重建。刘裕不以为意,称“不喜、不习”,这让谢混暗自鄙夷。

…………

“王爷赏识,实乃犬子之幸。”阴友齐从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