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弃坑作者穿书成女配
  4. 第35章,元麓派将至
设置

第35章,元麓派将至(1 / 2)


陆纤尘站在太后斜侧方,是属于圣医女的白衣打扮,戴着帷帽,人很沉默,在整个朝堂之上不算显眼。

但有心人都能注意到。

陆纤尘默默盘算着眼下的朝堂局势。

需要关注的是忠信王、定邦侯、鲁国公三位世袭的异姓王,旁侧是手握军权的梁斌铸,再旁侧是文臣之首的王伟策。

前三者都是在洪朝之内有封地的,在其封地之内,皇帝都很难伸手管理,梁斌铸对北疆梁家军关系重大,很难轻易动之,王伟策为寒门士子,长于太学,在那里人脉极广,几乎都能说得上话,在场文臣,大部分视其为统领。

“哀家以为,祭祖之事,不必劳师动众,”明禧太后在帘后开口,“去年白岚镇一带粮食歉收,还闹出了瘟疫,如此治理不兴,更该专注于民情,而非把真金白银花在祭祀之事上。”

“臣倒以为,今年清明,应该‘大祭’,”开口的是鲁国公,“国之不兴,更应朝叩宗室,向先祖请罪,并为来年祈福。”

“大祭劳民伤财,不是明智之举。”明禧太后说道。

“但为求来年风调雨顺,想必乡绅士族,都愿意捐献一二。”鲁国公说道。

明禧太后表现出明显不悦,她素来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先祖若是有灵,定不悦其女子专政,她便与先祖互不待见。

尤其是,如今的祭祖,祭祀者中还有她的儿子,大洪朝规章中,太后祭祀守上礼,去宗祠,不跪,而太皇太后是不需要参加祭祀的。

之前的几年,太后因卧病在床,没参加过清明祭祀,属于是“太皇太后不祀”,但今年,她又冒出来,自称太后临朝,这其中的礼仪规制就多了去了。

想那清明祭祖说明禧太后一个“名不正言不顺”者,大有人在。

明禧太后想清明减制,是真心考虑的去年灾情,国库空虚,想开“大祭”者,思索的却是如何治太后一个“不合礼法”的罪过。

“臣附议,”定邦侯站到了鲁国公身侧,“臣也以为,去年诸事不顺,定是与祭祖心不诚有关,今年宜开大祭,邀元麓派代表赴任,以示我洪朝国威。”

“元麓派”三字一出,朝臣中传来一声不明显的喘息。

陆纤尘也是用力定了定神,才不至于惊讶出声。

什么?元麓派要来人了?这么早?

现在的剧情,与原著相比,已经改了太多,陆纤尘不敢以原著的维度衡量现状。

反正在原著中,元麓派来了之后,作为恶毒女配的圣医女就敢对女主下手了,女主之后的几次遇险,都是元麓派默认原著女配做的,最终让女配把自己作死了。

现在,陆纤尘是肯定不会害苏枫瑶的,但元麓派的到来,仍不是个好兆头。

嗯,反正圣医峰与世隔绝,原著中几乎也只有圣医女一个人说了算,自己想做什么,扯一句“正统”“家师叮嘱”,她护着点苏姓皇族,应该没问题吧。

苏枫瑶刚从元麓派回来,她都不知道元麓派有意插手苏姓皇族的清明祭祀,却被一个朝臣在朝上说出来,这横看竖看不是件好事啊。

但元麓派要来,明禧太后反倒无法拒绝这个“大祭”的要求。

忠信王这个时候也往外迈了一步:“元麓派要来之事,已经提前告知了圣医女大人,圣医女大人能筹备好上元灯会,相信也能筹备好清明祭祀吧。”

忽然被点名的陆纤尘原地愣住了,谁提前告诉我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陆纤尘脑子一抽,说了实话,“家师常年闭关,我在圣医峰的时候都不常见面,来了皇宫,也没收到过来信呀。”

陆纤尘维持住了一脸高深莫测的神情,表现出了真挚的疑惑:“我都不知道元麓派有意到来,忠信王又是怎么知道我知道的?”

忠信王想必也没想到圣医女竟会当众否认,当即红了老脸。

“我知道,一定是陆奕那小子没带到话,”陆纤尘找了个台阶下,“我最近也没看到元麓派飞了信鸽过来,那边是让陆奕给我带话吧,但那个熊孩子似乎对我有点意见,开口就是冷嘲热讽的,没几句好话。”

陆纤尘对熊孩子的怨念很深,戴着帷帽,也能听出这几句话的真心实意。

也不知旁人信了没有,反正这是个合适的台阶,忠信王便顺着“滚”下来了:“是吧,可能确实是这样,就说不要把这么重要的传话工作交给一个孩子吧……”

鲁国公一拱手,道:“所以,太后,这‘大祭’之事,应该是无可争议了吧,梁将军回宫,元麓派要来,清明祭祖,当然要有足够的准备。”

陆纤尘帷帽之下的眼神斜了一下梁斌铸,他竟是在回宫之时,就已经知道了元麓派将至的事情。

朝臣都知,偏偏瞒着皇帝和太后到如今,明禧太后刚得知消息,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甚至组织不出来语言辩驳“大祭”之行。

朝臣三言两语,没再给明禧太后推诿的机会,直接定了“大祭”的规格。

苏枫陌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

退朝后,陆纤尘吩咐柳儿,去把陆奕叫过来。

陆奕被叫过来了,小小少年的脸上尽是不服气。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