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戏明
  4. 第473章 第 473 章
设置

第473章 第 473 章(2 / 3)


偏偏他这次按部就班升职时还顺道成了礼部精膳司郎中。

一听这精膳司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他管的就是像进士恩荣宴这样的筵席以及各种大型场合的吃吃喝喝。

这个机构和光禄寺是搭档,光禄寺负责供给,精膳司负责整体部署,理论上来说精膳司对光禄寺各项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权。

这位小王学士之所以被安排为四司主官之一,还得是因为他从小吃到大的传奇经历,连介绍各地美食的书他都出了,专业可以说是十分对口。

而且这四司主官的活儿也不是他的主职,他主要还是在詹事府任职。别看他只是个侍读学士,实际上每天都要负责给太子讲学来着。

难怪他一出现严嵩就不由自主地看了过去。这样一个随便哪段履历都能羡煞不少读书人的家伙,场中又有几个人没把目光转到此人身上?

湛若水也不由自主多看了几眼。

一出场就成为焦点的王守文本人,此时此刻心情有些惆怅。

想当年,他一度认为光禄寺是自己的理想摆烂单位,事少钱多还可以摸鱼,现在成为光禄寺合作单位的一把手,他就得当个罪恶的甲方了:这个不行,重做;那个不成,换掉!

你们光禄寺养着七千多庖役,比其他时期要多两三千,拿出来的菜品就这?就这???

别当礼部不敢搞裁员,回头一个名单给到吏部,迟早把你们统统裁掉!

现在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你们知道吧,我跟他……哦我跟马尚书攀不上关系,那没事了。

王·十八·守文只好老老实实地去光禄寺做官员和庖役们的思想工作,探讨合作共赢的光禄寺改革路线。

所以说,人长大以后很容易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次进士恩荣宴便是王守文这个王郎中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次实践。

甭管是碍于与他的交情还是碍于他背后有好几座大山,光禄寺这次拿出来的饭菜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菜品还是那几样,可总体来说每道菜都做得十分精心,做好后也始终用热锅热灶把菜热着,好歹保证饭菜上桌时是热乎的。

王守文勤勤恳恳地到光禄寺那边督促完他们的备菜工作,又过来宴会场地这边看看这届科举新鲜出炉的进士们。

一甲三人都是熟人,个个都是他们江南人士、新社成员,他王十八是早就结交过了的。唯一令他比较在意的是这次殿试的二甲第二……严嵩?!

这名字有点耳熟!

严嵩应当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首辅,整天都被人戳脊梁骨的那种!

可惜更多的光辉事迹他又想不起来。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早知会有跟他们这些人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他合该把《明史》直接给背下来。

好在他都已经是王十八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生活得足够久,往来的人之中从没缺过阁老,倒也不至于因为对严嵩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声而如临大敌。

毕竟那都是还没影的事。

有时候臣子忠奸也得看上头的皇帝是谁、能不能把控住局面。

如果皇帝根本不在意底下的人能不能帮他治理好天下,只需要有人尽心尽力当他的刀,那么越能干的人反而越容易成为众人口中的奸佞!

作恶多端的奸臣固然可恶,姑息养奸或昏庸无能的皇帝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凡他们没凑一块兴许都打不出遗臭万年结局!

只能说是一切都是时也命也运也。

殿试当天王守文也是去帮忙打了杂的,这会儿一眼便认出了与湛若水立在一起的严嵩与崔铣。

严嵩不愧是能混到首辅的人,光看长相便出众得很,身量更是十分伟岸,立在人群里属于能被人一眼瞧见的青年俊杰。他与崔铣都比湛若水要年轻十来岁,此时看着更显年轻了。

王守文本来还准备上前与他们结交一二,严嵩三人竟已主动走过来朝他见礼,笑着喊了一声“王学士”。

相比于他身上的其他称呼,新科进士显然还是更认他身上的翰林官职。

说起来崔铣已经去杨廷和、李东阳那边拜过山头,还调侃般称杨慎为“小座主”,自然早就被杨慎介绍进新社。

严嵩倒是个活跃分子,只可惜他是江西人,江西人本身也爱结社,他不可能抛弃同乡跑去江南学子扎堆的新社玩耍,如今竟也与湛若水一样成了少数的非新社成员。

作为新社的牵头人之一,王·十八·守文现在自认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逮着谁都想往新社里薅的冲动小子。

王守文笑眯眯地说道:“早就读过你们的文章,一直没机会与你们好好认识,这次算是被我逮着了,一会可得留下多聊一会。”

严嵩三人自无拒绝的道理。

哪怕对严嵩颇感兴趣,王守文也没有光和严嵩聊天儿,反而还积极地和湛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