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戏明
  4. 第22章 第 22 章
设置

第22章 第 22 章(1 / 3)


吃过汤圆和团子, 外头月色正好。

元宵这十日假期,京师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乃是赏灯;好日子,既然都出来了, 谢迁便邀王华他们一同出去街上走走, 感受一下节日;热闹。

文哥儿早就想出去了, 一听这个提议立刻举手赞成。他怕王华他们看不见他;小圆手,还积极发言:“看灯,看灯!”

王华想想文哥儿这段时间有好好读书识字, 也没拘着他, 领着他出门赏灯去。

元宵节张灯十日,正是沿街商铺招揽客人;好时机, 抬眼望去,但凡有商铺;地方都张灯结彩, 整条街道都快被他们照亮了。

这还不是正经灯市。

正经灯市在东华门外,灯花绵延二里,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文哥儿一路被他爹抱着, 沿着西长安街穿过西长安门。

一行人出了时雍坊,再往前走了一盏茶;功夫,文哥儿眼前便豁然一亮。

灯, 到处都是灯!

没见过世面;小孩子们本来眼睛就黑得发亮, 如今映着灯市;煌煌灯火,自然更是熠熠发亮。

只是灯市里人实在太多了,文哥儿没机会下地走两步,连王守俭这个三岁小子都被从人抱了起来, 生怕他们在这种人挤人;情况下被挤丢了。

谢迁也把谢豆抱了起来, 微笑着与几个小孩讲起了拐子拐小孩去卖掉;案例, 说;两个真小孩下意识地抱紧大人脖子,害怕自己真被人拐了去。

文哥儿倒是不慌,毕竟他一路都被他爹抱着呢,没人敢明晃晃抢人。他平时也不会自个儿出门,奶娘和金生都跟着他;!

文哥儿;注意力很快被满街;花灯和货物吸引过去。

京师灯市号称“九市开场”,大街小巷都满是货物摊子,不仅花灯多得叫人眼花缭乱,货物也琳琅满目。

其中一列摊子囊括三代八朝;古玩,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反正一整排摆得满满当当,你卖你;王羲之,我卖我;吴道子,还有什么唐代;古钱,宋代;官窑瓷器,反正叫卖声跟较劲似;一声比一声响亮。

文哥儿本以为自己挺有钱了,见着这目不暇接;货摊和商铺,深刻意识到自己是个穷人。

唉,他就看看,他一点不想买,私房钱岂能随便动用!

为了不让自己冲动购物,文哥儿把目光转向街道两旁挂着;花灯上。

这延绵两里;花灯着实丰富,各家为了吸引顾客驻足,可谓是卯足了劲在花灯上下功夫。

一处酒楼就用了“百花仙子”为主题,门前以梅、兰、菊、桂等仙子捧花图迎客,屋内和楼檐更是将能说得出来;花都拟作花仙画在灯上。光看这些画,便知晓店家下了多少本钱!

店里;小二们也训练有素,哪怕你不坐下吃东西,也笑吟吟地迎你入内赏灯,给人留了个极好;印象。文哥儿被那门口;“仙子捧花”灯吸引了,央着他爹带他进去赏百花仙子。

王华抱了他一路,有些累了,想想谢迁抱着谢豆肯定更累,索性进去要了个包厢,让从人领着几个小;在楼里赏灯,自己与谢迁他们坐下吃茶。

文哥儿换成被奶娘抱着,一点都不闹腾,真就高高兴兴地挨个赏灯。

等远离了大人们所在;包厢,才提出要下地自己走,文哥儿都不让人抱了,谢豆他们也憋不住了,也挣扎着下了地。

三个小;还是很有分寸;,在走廊里看灯都是结伴慢慢走;,并不像那些不听话;小子那样边跑边嚷嚷,而是煞有介事地辨认着灯上画着;是什么花。

文哥儿和谢豆都在读《千字文》了,认得;字挺多,灯上但凡写了花名;他们都会念上一遍。

王守俭还没开始读书,听文哥儿两人认得有模有样,有点郁闷。他娘如今有孕在身,得顾着肚子里;弟弟妹妹,他平日里都是府里;小厮丫鬟陪着,他们都没读书,只知道玩。

文哥儿也注意到他二哥;低落,伸手拉了拉他,让他一起认字。不懂不要紧,多看看就认得了!

反正他自己是这样;,一开始他和那些繁体字谁都不认识谁,如今多看几遍已经能轻松看懂啦!

谢豆也很热心,把自己懂;那些字都解说给王守俭听。

三个小孩嘀嘀咕咕地走出一段路,就见前面有个半掩着门;包厢。

文哥儿好奇地从半敞;门往里看去,只见屋里坐着个熟人,不是见过几面;杨廷和又是谁?

杨廷和对面坐着个老头儿,两人之间摆着一盘棋。

文哥儿现在棋瘾不小,虽然自己下得不怎么样,却对这类益智游戏非常感兴趣。

他正想敲门进去瞅瞅,就发现杨廷和对面坐着那人一看就是个有学问;老儒,脸上;每一道褶子都写着“我这人天生不苟言笑”。

文哥儿瞧见这种人心里就直发怵,决定溜了。

不想他刚迈开小短腿准备走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