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4.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是公道人我来说句公道话
设置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是公道人我来说句公道话(1 / 3)


郭嘉言罢,微微仰头看天,双手负于身后,两鬓垂下的几缕发丝飘扬。

非是我刻意如此说,一来真是再无比许县更好之地;二来我也含泪借钱买了座宅邸。

郭嘉心里默默地想道。

帐内,鸦雀无声,尽皆思索是否可行,但曹操忽然想起来什么,莫名其妙的抬头看向张韩。

一时无语。

我若是没记错的话,他好像在许县置办了非常多的地产、宅邸,还有奴籍开垦无主之田。

若是定都于许县,定会不断扩建,数年内求图繁荣。

张韩当初偷偷摸摸去许县置办这些,难道是早有论断?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事儿的时候,曹操忽略了张韩,看向摊开在案牍上的地图,多方考量之后,的确许县最为合适。

四周都可布防兵马,皇城之内即便暂时交给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自己的兵马囤积驻守在外,可以随时进城。

另外,内城的安危布防,有四方部尉维持治安,可置中尉统筹城内徼循京师,禁备盗贼;逮捕罪犯,审治狱案;京戍屯卫,临时征伐,兵刃管理。

中尉,也就是执金吾,这个官位可以让自己人来担任,相互钳制,无需担忧。

而皇城禁卫、内务府、宫人等,可以慢慢派遣转换。

曹操长舒一口气,沉声道:“杨奉、韩暹本是贼寇,护驾天子东归,也是为了博取功名。”

“此二人引众上万,已经各自回来,今日白昼,陛下下令让他们迅速到鲁阳东,驻扎等候。”

“如此,我等再无计策,就要定都安置于鲁阳了。”

“奉孝说,他们乃是贼寇,其必定不会奉诏归顺,是为如何?”

郭嘉站了出来,嘴角微微扬起,神情略有傲然,平静的道:“回禀主公,二人本为贼将,虽有功绩,但杨奉、韩暹都曾为白波降将归附李傕,而李傕又曾作乱,他如此辗转多主,其心不安。”

“不安者,亟待安抚,但天子没有领他们接近,反而是重用董承在周身护卫,三人必定心中彼此猜忌。”

“不安者,宛如怂兔,风吹草动皆可让其望风而逃。”

“嘉料定,不需如何施为,只需拦住他们这段啥时日送来的书信、表册,不予任何回应。”

“待到出行往鲁阳那日,派遣前军加速行军,骑兵狂奔,二贼必定慌乱,猜忌妄测,如此应当会或逃或攻,若逃,则我军顺势占住鲁阳,调遣兵马分于此处,若是他们严阵以待,有伏兵反攻的迹象,立刻告知天子,杨、韩两人已反,立刻改道向东,直奔许县。”

郭嘉右手食、中并指自广袖里伸出,点在了四通八达、水域充沛的许县,此一计,让曹操深感认同。

“好计策,把控人心何其通透,环环相扣,算无遗策,不愧是奉孝。”

曹操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语,让郭嘉轻笑拱手,志得意满的退回了位置上。

张韩悄悄地竖了个大拇指。

郭嘉淡然点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脸上的表情绷得很好,非常有身为一个逼王的素养。

但他现在献完计策意气风发,却在心里疯狂的想诗句,怎么想都想不出一句能和“当许人间第一流”或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同的诗句。

一时间不免又有些颓败之感,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

但若是方才被夸赞时,吟出一句“曾许人间第一流”,又觉得很羞耻。

毕竟伯常也在场……他并没有主公那样的胸怀,念二手诗还可以如此豪迈壮阔,仿佛是自己所写。

tui,真不要脸。

我何时才能到这种境界。

无论是张韩自称的随口抄绝句,还是主公的斗转星移,郭嘉都非常羡慕。

而他总因为自己不够无耻,而自觉与他们格格不入。

……

数日之后,曹操暗中派遣兵马在东南面布防设关,在沿途两条小道,和一条主道上,接连拦住了杨奉派来的三波哨骑。

又三日,拦住了五波哨骑。

而后一直到第十日,都没有骑兵再来送信,拦下的信件,几乎都是杨、韩两人亲手所写,属密信。

信中内容大多是请功,诉说此前抵挡郭汜之难,而后汇报李傕、郭汜两人已经退走向西凉。

少部分的几封信,传达出些许让曹操颇为感兴趣的信息。

其一,杨奉为麾下悍将徐晃请功,颇为详细的写出了他在抵挡李傕大军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哼,二千兵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