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4. 第一百七十二章:哪有人这般谈判?你气节呢?
设置

第一百七十二章:哪有人这般谈判?你气节呢?(1 / 3)


绝不能让刘备有这样的身份,否则他或许也能一跃成为一方诸侯。

此乃是,池中物的“风云”,池鱼的“龙门”,我岂能给他。

但,功绩不可不赏,海内鼎沸之盛名,如今已得半数,难道要落一个慢待他人的口实?

应当有万全之策。

“若是论族谱,刘备会是——”曹操看向张韩,他还真拿不准,但极大可能应该也是皇叔。

“这要看是不是真的有谱了?不然我是心里没谱。”张韩两手一摊,满脸无奈。

我都把话说到这了,总不能还让我去办吧?

现在不该是您直入宫廷,面见天子,或者诉说天子身边之人吗?

而且这是,也的确有点缺德,有点对不住这位玄德公,可立场在此,我张韩岂能是一个朝秦暮楚之人?

玄德公再光正,即便和历史所有的正面描述都一样,是那种深情豪迈,心怀天下的仁善模样。

也算是事已至此了!

不管有没有族谱,明日在朝堂之上,他们功臣面圣的时候,都不能出现这样的族谱。

想到这,张韩顿了顿心神,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他汉室宗亲的身份真假,不重要;宗谱之中为何辈,也不重要;而没有这个族谱,很重要。”

“有理。”

曹操拍了拍案牍,他已经明白张韩的话。

身旁杨修站出来拱手道:“丞相,当初管理这些事务的人,都是赵太傅留下的旧人,内侍之中同样也梳理不少。”

“应当去寻侍中,以更改此事,若是不能,则应该紧急卸下侍中之职,换朝堂近卫。”

“羽林、虎贲两中郎将麾下,都该清洗一遍,如此可确保陛下,能查明宗谱。”

“平日里,陛下肯定是不会看的,但各地刘氏宗族会送一份到许都,这些年多有损失,很多已经不可靠了。”

杨修在弘农时候就知晓圣驾在东逃的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携带更多的卷宗出来。

这话,很具有两可之意,曹操进宫查看,可以修改,可以遗失,也可以加上去。

一切都能按他的心意来做,关键就在于,他要立刻进宫去。

否则,明日上朝时候,就晚了。

“伯常,随我进宫。”

“为何?”

张韩愣住了,为什么是我?!这种事谁跟你去不是都行吗?我人微言轻,陛下未必会听我进言,我去给你当吉祥物吗!

我还要去乐坊雅舍,一起研究艺术,怎么能占用我下任时间呢?

“还为何?”

曹操眼睛瞪了一下,现在找你和我出个门,还要理由了是吧?

“我这,进言应该是有功绩的吧?”张韩试探性的问道。

“有,”曹操眉头一皱。

“那怎么还劳累功臣呢?小婿要回家去陪夫人了。”

“进宫!”曹操怒喝了一声,当即不容分说拉着张韩就走,根本就不听他的理由。

不多时,两人乘坐车驾到了皇宫之内,刘协本来已经睡了,又被内侍叫了起来,请到长乐殿会见曹操。

无精打采的刘协身穿黑袍,头戴冠冕,仿佛压得沉重而微微低头,眼神涣散的瘫坐于尊贵坐榻,时不时就会闭上眼,又恍惚惊醒。

以至于曹操所说的话,他大部分都未曾听明白。

过了许久,刘协实在顶不住,眼神求助于张韩,发现他也是一样,在鸡啄米似的准备打瞌睡。

“张爱卿?”

“唔,加钟加钟……”张韩恍惚之下回过神来,迷茫的看向左右。

曹操和刘协,以及在殿上的宫人都盯着他看。

“……”

张韩人都吓了一激灵,坏。

他支支吾吾了片刻,马上眼神澄澈的盯着刘协,道:“可加上大理寺卿,钟寺卿前来商议。”

刘协如蒙大赦,求助似的看向曹操,或许此刻正好让曹公采纳。

曹操点了点头,道:“陛下既然要请钟寺卿,也未尝不可,此事有他见证,或许更为公允。”

“好,去请寺卿。”

宿卫出宫去内城,寻钟繇的时间大致需一炷香,趁此时机,刘协眯了一会。

不多时钟繇到来后,曹操再说起了查看宗谱之事,刘协让宫人内侍与之商议,交办钟繇旁证。

而他则是回去睡觉歇息。

曹操找到了内侍,将宫中现在还留存的宗谱取出一观,寻各地存在的刘氏宗族脉络。

其中刘表、刘焉、刘虞都是颇为清晰,其余的则是稍微模糊,都有断裂之处。

“此三地,是因为从益州、荆州、幽州,都还有人送来宗谱修补,不令汉宗室的记录遗失,”钟繇对此记忆很是清晰,立刻如数家珍的为曹操解释。

“而当年迁都长安时,走得非常匆忙,以至于雒阳本来留存的那些宗谱祭祀之物都断绝。”

“在长安时,我们曾修补过数年,刚有起色,又历经了几次逃亡,导致现在根本未有留存。”

“丞相若是要查,则应当先行发令修复,再行打算。”

钟繇的话是出于大局考虑,想要查阅宗谱,现在只能凭借几任三公的记忆,和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