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4. 第一百四十八章:有贾老师在,真好!
设置

第一百四十八章:有贾老师在,真好!(1 / 3)


大半夜,张韩仍未寝,持剑教贾参军于中庭。

贾诩累得气喘吁吁,手都抬不起来了,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连忙摆手:“不练了不练了。”

“真不练了。”

“君侯好意,老夫心领了,不过年纪大了需静养方可,不能如年少时,以健体为主。”

“啧,”张韩将长剑放在了武器架上。

这段时日,因为陈登离开河内,领兵到广陵赴任。

于是陈登在河内的功绩,也就结算到了系统义父的“账本”里,给张韩输出了【剑术】、【刀法】,都是基础武艺。

而且只有些许熟练度,并不算拿手兵刃。

但由此也能知晓,举荐贤才如果做出功绩,张韩也能得到奖励,只是收效远远不如自己去干。

当然,还有一种缘由也极有可能:便是陈登实际上功绩被他人分走,所以名利都不在自己身上。

自然也就少了,说白了就是陈登很可能在河内被“我的子廉叔叔”白嫖了半年。

所以南下广陵时,才这般雄心勃勃。

贾诩四仰八叉的躺了一会儿,而后两手撑起了整个身体,在地上坐起身来,接着道:“董、伏已远,杨氏得以钳制,钟繇早就置身事外,一心为公,眼下,眼下的时局便是……”

“当年陛下身边旧臣,已无一人掌势者,现在要小心的便是八校尉、在外有兵马的亲汉之人。”

“这些人能见到陛下,听从汉室调遣到还能控制,但需担忧者,应当是那些心志远大,却又只能亲汉之人,这样的人极有可能被拉拢。”

“你直接点名说吧,谁?”

贾诩目光一凛,道:“暂居梁国的刘备,我到了许都后,得君侯信任,掌暗探收集情报。”

“这一月,我增设了一条情报,乃是亲汉身份者,均要上报汇禀,其中就有刘备此人。”

“再关注时,他自徐州乱后跟随司空,初为客卿,后得立功劳,被表为梁国相。”

“上任至今,民生安宁,治安无可挑剔,五谷丰登、鱼市昌盛,百姓每每念提之,无不是交口称赞,而他从未争功颂德。”

“其人,比朝堂上任何一位公卿都值得注意,因为他的才能,真的非常出众。”

张韩也懒散的坐了下来,苦笑摇头道:“两任祭酒,均不下三次劝说司空杀之。”

“司空都不舍,再劝也是枉然,除非刘相犯什么错,否则杀之损命,授人以柄,司空当年都不会干,现在更不可能了。”

但,贾诩说完这番话后,张韩更加喜欢他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贾诩的眼光、心思都足够毒辣,一眼就能看出刘备反常,他建了不少功绩,但是从不来邀功请赏,只是默默耕耘,凡事身先士卒从不懈怠。

对下属、百姓都是慷慨仁义、豪气如云,颇有豪杰风范,相貌堂正的仁君之风。

“不不,”贾诩伸手揪住了胡须,又一边喘息,一边失神思索,喃喃道:“非是要杀之。”

“而当是用之,以耗去其暗中积攒才对,若要耗损,此次征讨袁术则可力荐之。”

“情报所示,他既然自称涿郡刘氏,乃中山靖王之后,景帝之孙,那就是汉室宗亲。”

“皇室宗亲,当年很多,但仍然在奋战却少之又少,这个名号当年满大街都是,我在西凉都能见一堆,但现在却是少之又少。”

贾诩提高了音量,两眼放光的抬起头来:“要启用他,他既为汉室宗亲,所以不敢不奉天子诏令,可令他出一支兵马,出征讨逆!”

张韩眉头一皱,他此刻暂且还没想明白贾诩要做什么。

“你的意思是,要消磨掉刘备的底蕴兵马,这岂不是要让他换取功绩?”

张韩下意识的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刘备的能力十分出众,或许给他功绩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贾诩阴恻恻的道:“君侯,只要上了战场,生死均不可测也。”

“而且,就算得胜回朝,非功不爵,可以用爵位封赏论其功绩便是。”

“再说吧,”张韩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的答复,别人不知刘玄德,他却是知晓答案,所以一直在防备这位使君起势。

只让他待在梁国小地安民而已,却没想到,贾诩竟然能注意到他。

也不知是贾诩的眼光毒辣,还是刘备真的魅力出众,到哪里都能为人称道。

但是现在若说设阴谋要将刘备害死,倒也有些杞人忧天了,他目前根本就没有威胁。

……

第二天上朝后,张韩到大理寺任上,被钟繇逼着练了几篇书法,写得极其不满意,被钟繇反复嫌弃,然后气得嗷嗷叫。

到下午就溜号了,把几个案子交给

美其名曰锻炼新人,予以机会,然后到许都外小临山视察冬水灌田之事。

其实是去老乡家搞生活。

晚上,吃得拍肚打嗝的张韩、典韦闲散信步缓缓回城,刚到门口就被校事堵住。

吓得他以为又有什么事被人举报了,差点大发雷霆,没成想是校事找了他一天没找到,现在堵住了马上叫他去司空府。

今日,司空已经传唤他一整日了,张韩连忙乘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