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庆第一太子爷
  4. 第六十三章 儿臣没有证据
设置

第六十三章 儿臣没有证据(1 / 2)


陛下太子太嚣张了,既然已经认罪,就请陛下按我大庆律处置!”

大臣刚一讲完,刘隐就赶紧站出来附和。

“父皇,刘启贵为太子,却做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我大庆建国以来,就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还望父皇严惩!”

父皇,你看到了吧?

这些群臣,都是怎样对待皇儿的,你口中所说的皇子间亲和,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这时,刘启笑容骤然消失,回头一扫,凌冽的眼神,让一众大臣不寒而栗。

更有甚者,竟是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一步。

“本王是有言你们说的对,但谁说,本王认罪了?”

朝堂上,众人呆若木鸡,这有分别吗?

“刘启,既已认同大臣们方才所言,为何现在又说自己不认罪了?”

这也是众人心中的疑问。

刘启一笑,走到了大殿之中的一根柱子旁。

“请问众人,这是什么?”

大臣们满脸的鄙夷之色。

有人不耐烦的站出来。

“太子难道看不出来吗?这是一根顶梁柱。”

话音刚落,有些人已经开始忍不住嘲笑太子,觉得他此举好生幼稚。

“不!这并不是顶梁柱,而是一柄高大的长枪。”

听闻此言,许多人啼笑皆非。

刘隐冷笑一声,向前走了几步。

“荒唐,荒唐至极,大家都看出来,这是一根顶梁柱,何谈长枪一说,这不是谬论吗?”

刘启点了点头。

“没错,那本王且问你,假若这里的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根长枪,只有你认为,是顶梁柱,那它还是不是顶梁柱?”

“假若天下人,都说这是长枪,只有你,认为这是顶梁柱,那它,还不是不是顶梁柱!”

刘隐被问懵了,脑子里的思绪转了又转,都快干冒烟了,却也不知如何辩驳。

这时,一名大臣上前。

“太子休要扭曲事实,纵使再多人以为,也并不能改变,这就是一根顶梁柱的事实。”

刘启双手一拍。

“大人,你说的太好了!”

“事实就是如此啊,就算众人都确信,这是根长枪,但它也依旧是根顶梁柱。”

“言说柱子是长枪的人错了吗?没错,他们只是蠢而已,就像是众人皆说,本王是个何等的人,这并没有错,但依旧改变不了,本王无罪!”

转了一圈,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刚才主动站出来,指正太子言论的大臣,此时真是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杨文渊这时,忽然冲着庆帝躬身行礼。

“陛下!太子所言有理,我等之言,皆不可作为论罪的证据。”

“但是,此事已然由廷尉,进行过严格的审查,各方面指正,皆是表明,是由太子主使,如此铁证面前,太子又当如何解释?”

庆帝沉思片刻。

“刘启,杨大人的话,你都听到了吧?既然你说自己无罪,那你可有证据?”

“儿臣没有证据!”

众人愣了几秒钟,顿时就笑了。

“没有证据,你在这胡言乱语什么?”

“还以为你有什么,能给自己洗清罪名的言论,原来什么都拿不出来,真是笑话。”

“但是...”

这两个字从刘启的口中一说出来,喧闹的气氛,骤然变得安静下来。

“但是,虽然没有证据,可这件事经过张大人的细查,其中之复杂,绝对不能表明,这就是儿臣所做!”

大家全都懵了,什么意思?难道说还能是其他人?

“父皇,何不让张大人过来,当面与儿臣对峙?”

众人更是费解,不知这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好。”

“宣,张释进殿!”

没过一会,张释一脸肃容的进到殿内。

“微臣,叩见陛下。”

“张释,朕叫你彻查刺客一事,结果如何?”

张释起身行礼。

“陛下,无论是从呼衍查尔的口供,还是调查的种种迹象都皆表明,太子及秦尉的嫌疑最大,并且也附和本案的作案动机。”

此话一处,刘隐呵笑了一声。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刘启都听到了吧,你的嫌疑最大,现在你又拿不出证据,为自己证明,还有什么可说的?”

刘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