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4. 第三百二十七章 正常
设置

第三百二十七章 正常(3 / 4)


相钳制的过程。

“上市倒是可以赚一波快钱,但是这会影响到整个集团的业务。”

“而且一旦美洲,欧洲物流公司上市,那么金融市场就可以凭借亚洲分公司的业务数据,推算出总利润。”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昌盛商场在美洲,欧洲的合资企业,上市一直都很好,昌盛超市在美洲,欧洲做的是仓储商超,里面东西当然便宜,贵的也有。

只有港岛,内地的是何贵独资的,其余的全部是合资的,包括在本子,棒子李家坡等等的。

好处就是风险降低,不过物流行业,风险并不是很高,没有民航的风险高,当然民航的高,也是有保险的。

思量了一下,何贵摇摇头暂时就不想了,毕竟现在昌盛物流开始赚钱了,至于说事故,不是有保险公司吗?

昌盛物流在西方国家能站稳脚跟,第一是提高就业率,第二是服务,第三其实就是与各大保险公司的关系了。

昌盛物流每年要买多少保险,飞机,汽车,员工,还有货物,那个保险公司都不想失去这个大客户。

保险公司在西方是什么公司?要是有人针对昌盛物流,这岂不是就在针对我这个保险公司?

暂时放下这个想法,在百安这边待了两天,就回京都了,暑假马上要完了,孩子们都回来写作业了。

对于孩子写作业,何贵不要求孩子们暑期开头就写完了,开头写完了,放羊到了上学,一个星期都跟不上。

反而是假期后面写作业,状态就不错,老师说什么也跟得上,所以几个小家伙除开吃饭,固定休息时间,都在赶作业。

第二天何贵上班,先看剪报,第一就是老叶在北面第二个任期开始了。英法合建最大的捣蛋企业:马特拉航空空天企业,这个何贵在现代好像没听说过?

本子发射两颗卫星,然后就是本子的右翼人士在鱼岛霍霍。

然后就处理一些事情,年中基本上不忙,一般的年底以及年初最忙,年底-制定明年的计划,年初要看去年的年报。

港岛与京都两个总部的好处也体现出来了,因为没有明确的分割业务范围。

监察,财务,人事就有两个最高部-门了。

每年都要发生不少内地的投诉到港岛监察部的,也有海外的投诉到内地监察部的。

等于是可以交叉管理,当然一般没有人举报的话,内地的总部一般不插手港岛总部的事情。

但是一旦有人举报,那么肯定要查了,所以每年都要挖出不少人。

何贵给举报人的奖励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涉桉价值的百分比,一般最低是30%,比如涉桉五千万,那么举报人可以获得一千五百万以上。

这个一千五百万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被举报的一群人拿,哪怕是坐牢出来,该给的钱还是要要的。

当然举报人会在桉子定性之后,集团先奖励给个人,至于追的事情,那是集团法务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涉桉价值比较低,比如就十几二十万,那么这个比例就可以上调至最高80%。

当然这个制度也就私人企业敢用……咳咳。

加上何氏集团每年会把盈利的多少拿来给工人当福利,奖金,这个百分比是固定的,管理层的奖励与工人是分开的。

不会存在公司今年奖金两千万,然后十个管理层分1900万,两千名工人分剩下的100万。

管理层一般分利润的5%,工人一般是10%——25%,另外的70%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拿来修福利房子,以及实物奖励。

工人拿这奖励没有门槛,但是管理层有啊,去年你自己定下的目标,要是没有完成,那么奖金肯定会少很多的。

你要超额完成了,奖金也会增加的。

管理层有个考核制度,这个部-门连续两年垫底,那就走人。

所以何氏公司虽然体量大,但是内部出现各种的几率是最小的。

其实上面管理者是什么人,下面干活的一清二楚的,就像厨房打杂的,每天看到进的食材,就知道采购的吃回扣没有。

因为每天跟这些材料打交道,什么材料什么价格,什么材料什么颜色,什么质量,是一清二楚的。

同样在何氏集团所有的产业也是一样的,就拿半导体里面,锡焊来说,焊丝的好坏工人看不见?

配件的好坏看不见?

只是说一般的厂子管理层都是老板的亲信,工人不愿意多嘴,而且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反手就被卖了。

在何氏集团就不成了,只要你敢拿钱,那么就有的是人举报。

一线的工人对于材料还有什么其他的特别敏感,哪怕是消耗品,比如加工中心,以前的刀头加工多少东西,这次刀头怎么加工的不对啊?

所以一个企业真的想自己的企业管理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