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问鼎十国
  4.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
设置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2 / 3)


巅峰,成就吴哥王朝高棉帝国。

不过全新的世界与历史出现了偏差,真腊老国王病故,新国王就是在汴京被称之为卧龙凤雏的那派吉郎。

这个真腊昏庸之主得到了大虞天子的支持,成为了无人敢反对的真腊新王。

那派吉郎酷爱天朝上国的丝绸、瓷器等享乐之物,也爱天朝各种美食,为了享受从中原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与大虞朝廷展开了全方面无保留地合作。

那派吉郎为了获得更多的雍靖通宝,让举国百姓种地,将粮食卖于大虞,换取丝绸、瓷器等物。

这站在风口上,即便是一头猪也能飞起来。

那派吉郎这种近乎愚蠢的做法,让真腊国内的经济快速腾飞,贵族百姓反而过上了好日子。

百姓耕作贵族享乐,真腊国上下一片和谐。

这让苏耶跋摩父子的计划彻底告吹。

他们本以为事不可为,却不想最近起了点点变故。

真腊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冲突,主要原因是随着与大虞的全面往来,中原的儒家文化开始冲击真腊国内部的文化。

在真腊传至西方天竺的婆罗门教根深蒂固,上至国王贵族下到百姓,无不推崇婆罗门教,将种姓制度视为真理。

而儒家思想包罗万象,上到兼济天下,下达独善其身。

论及哲学精神,儒家思想远胜婆罗门教。

位于最下等的真腊百姓对于儒家思想推崇备至,而高高在上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反对儒学入侵,联合起来上表抵制儒学。

那派吉郎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对此不予理会。

苏耶跋摩父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真腊国动乱在即,那派吉郎一死,真腊国将无王储,苏耶跋摩即成为王位继承人之一。

里亚格多对于南海局势看得很明白,真到了那一步,大虞天子的态度至关重要。

若能得广州府长史边光范的支持,事情成了一半。

苏耶跋摩对此很是不满,他们高棉人的家事居然需要一个外人做主,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他日自己若为真腊国主,必将励精图治成就高棉人的霸业。

但现在他很谦卑的递上了求见边光范的拜帖。

拜帖送达的时候,边光范正在处理广州府的政务。

边光范是罗幼度想了好久,才狠心从工部调出来外放的人才。

那时潘美卸任广州都督回京,一直寻不得接替的人选。

广州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同。

广州位于岭南,天高皇帝远,那里有优良的商业环境,也有复杂的民族矛盾,一般人担不起这样的重任。也就潘美这样兼之文武的人,方能镇住场面。

潘美恩威并施的镇住了百越蛮人,稳住了岭南的局势,然并未彻底开发广州的商业价值。

这方面确实非潘美所长。

罗幼度需要一个善于吏治,又能在关键时候镇得住场面的人才。

想了许久,最终选择了边光范。

此君他年达六旬,历唐、晋、汉、周、虞五朝,是一个多面手,懂得宗庙祭祀,能上书指陈时弊,能审桉断刑,能安抚地方,能处理民政,还能治水修路,检视民田。

五朝唐用于礼部,晋用于太府,汉用于刑部,周用于户部,虞用于工部。

他这一生任职无数,无论是在中央或地方、在战时或和平时期,处理政务干练妥贴,每到一地,都有政声上闻,不仅卓着的才干被君王所重,还能其替民解忧、为民造福。

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处理好广州复杂的局面。

边光范没有辜负罗幼度的厚望,让广州焕发生机色彩。

看着手中的拜帖,边光范略微一思索,随手丢在了一旁,说道:“将他们请到府衙客厅,便说本官手中正有要务,让他们稍等片刻。另外去将张县丞叫来……”

不多时,广州府县丞张汉思已入府衙大殿。

边光范看着自己的搭档笑道:“府衙里逃了只漏网之鱼,我们不方便杀,也懒得与他们口舌。劳烦张兄将他们擒了,押往汴京交由陛下处置。另外将他们来的船队都控制起来,所有人一律拿下。”

张汉思早让边光范的能力折服,毫不犹豫的领命去了。

边光范微眯着眼,毫不在乎地摇了摇头,一群跳梁小丑。

南海诸国与大虞朝廷的近海贸易往来所产生的利润已经成为大虞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对于此处的情况哪有不重视的道理。

真腊贵族因为信仰问题与真腊国王那派吉郎起了矛盾冲突一事,早为身在交趾的郭进得知。

边光范、郭进两人一合计,来一波按兵不动,待心怀不轨的真腊贵族都冒出头来,再一并收拾。

这阻碍儒学在真腊的传扬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在观望的时候,真腊贵族里的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