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问鼎十国
  4. 第九十一章 阅兵,卫公风采
设置

第九十一章 阅兵,卫公风采(2 / 3)


他年纪比赵匡义大得多,但这一声兄长,毫无违和感,其他人亦是如此,纷纷感谢之余,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耶律必摄一路走到军中校场,见周边营垒层层叠叠,好似迷宫一样,比之他们随遇而安的驻地高明百倍,说道:“逊宁,你观此营垒如何?”

耶律休哥对此亦不得不赞叹一句,说道:“此营垒臣在李卫公的《李卫公兵法》中见过,记得是中卷里《部伍营阵》中的安营之法,攻守兼之。赵监军使果然博学,将之妙用一心。”

耶律必摄笑道:“逊宁一眼看出此营出处,亦毫不逊色。只是为何不见你使用?”

耶律休哥为人谦逊,此刻一脸肃穆道:“李卫公用兵如神,臣不敢妄用。”

其实是李靖军事指挥水平远超常人,他作战的时候,将麾下兵卒细分为轻步兵、陌刀兵、跳荡兵、奇兵、弓箭手、弩手、马军等等多个兵种。跳荡兵为用来对付敌军的主力突击部队。奇兵作为预备步兵,通常和骑兵混合编组,作为跳荡兵的后备力量展开反击等等,他将兵种的特长最大化,同时以互相配合支持,来弥补兵种的不足,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团队。

除此之外,他还为各军设置了不同的阵法战法,横阵、六花阵、六花圆阵等等,将指挥玩成了一种艺术。

正常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如臂使指的将这一套系统合理运用,哪怕是李靖的徒弟,大名鼎鼎的苏定方。

能够做到这点的,除了李靖,中国历史上估计也就一个韩信。其他跟两人一个级别的将帅,风格完全不同。

契丹在此之前,清一色的骑兵队。

现在固然在罗幼度手上吃了亏,也特地训练了步卒,但也没有那么多的花样。

李靖留传下来的很多东西,本就不是给正常人玩的。少了兵种的配合,更是没戏。当然就算照搬一切,拥有相同的条件环境,也未必做得到。

真就有一样的东西,是个人就能玩得转,那人人都是军神、兵仙了。

耶律休哥有自知之明,李靖的流传在世的兵书他都看过,熟读于胸,很多东西他只敢瞻仰,压根不敢投入实战。

不过他这种性格的人,不会在人前人后说人坏话,尽管他内心并不觉得赵匡义有李靖的统率能力,却不会说出口。

耶律必摄却以为耶律休哥是自认为不如赵匡义,带着几分安抚的说道:“逊宁莫要自我菲薄,你的能力,朕最清楚不过了。”

来到校场校台,伴随着震耳的战鼓声。

赵匡义越众而出,先对耶律必摄作揖道:“京州虎跃军,请陛下检阅。”

随着他令旗一挥,五千兵卒列着整齐划一的阵型入场。

他们清一色地持拿长枪,操练着枪阵地攻杀战术。

随着赵匡义的令旗舞动,虎跃军开始变阵,时而六花阵,时而雁形阵,时而横阵,时而竖阵,这些都是李靖兵法里的阵型套路。

相比千百年前《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等兵书中用烂的阵法,离他们这个时代最近的李靖所创的阵势最适合他们这个时代。

近三百年里,谁用兵比李靖更神?

赵匡义胸中豪情万丈,大有李卫公在世的感觉。

李靖兵书里记载的阵法当然不差,虎跃军练习了三个月,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配合着战鼓声,真就有一种亲临战场的感觉。

耶律必摄本就不精于兵事,给唬得一愣一愣。

耶律海里默都有些傻眼。

耶律休哥亦颇为震撼,如果在战场上遇到南朝军的冲击,还能维持这种阵势的转变,那这支虎跃军真就是一支可称劲旅的雄师。

京州军除了虎跃,还有熊突、狼啸、鹰疾、豹奔四军,每军人数在四五千上下不等。

赵匡义虽给戏称为车神,但真实水平还是有的,指挥三五千人绰绰有余,上下将官面对耶律必摄这个皇帝的检阅,也是人人卖力,表现得极好。

耶律必摄大感满意,赞叹道:“我朝善将兵者,匡义、逊宁是也。”

他担心耶律休哥会有小情绪,还是将他加上了。

一场阅兵,让耶律必摄大为震撼与满意,心道:“若我契丹皮室军人人皆学会如此阵仗,何惧南朝?”

他这时已经完全相信赵匡义的能力,动起了让赵匡义训练皮室军的念头。

不过耶律必摄也知道此事并不容易,赵匡义能力再强,亦是汉人,让他训练京州军,自然没有问题,可让他站在契丹人、奚人身上指东道西,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耶律必摄也不敢草率行事,只能一点点的为赵匡义造势,让他先得到契丹内部的认可。

过了半个月,耶律必摄与赵匡义之间大有刘备得孔明的感觉。

便在这时,噩耗传来。

林仁肇攻破了平壤城,斩杀守城大将萧合卓,横扫高丽故地,正在率兵北上渤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