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双璧
  4. 第 134 章 剥茧
设置

第 134 章 剥茧(2 / 3)


份。”

明华章终于说话了,轻声道:“不必。镇国公对我很好,我亦真心把他当父亲。其实我从没想过恢复身份,只要最后能收复大唐江山,重现太平盛世,就够了。至于我,是生是死,是恢复本名还是从未存在,都不要紧。”

“那怎么行!”太平公主断然道,“母亲当年一意孤行,我们都知道二兄是含冤而死的。他那么好的人,我这个做妹妹的这么多年连恢复他的清白都做不到,怎么能让他唯一的子嗣流落在外,一辈子顶着别人的姓氏?你放心,只要我太平还在一日,就一定让你认祖归宗,列位封王。”

太平公主给了保证,发现明华章的脸色还是淡淡的。以前她是君他是臣,她从未关心过一个落魄公府的郎君怎么想,如今他突然成了她的侄儿,太平公主有心弥补,却拿不准要如何与他相处。太平公主试探问道:“你是何时知道身世的?”

他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不是镇国公亲生儿子的呢?明华章目光放远,陷入回忆中。

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一年,他刚刚四岁。那一年,东魏国寺僧人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后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为天下主人,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庐陵王禅位

,武太后称帝,上尊号圣神皇帝。

那一年,扬州有人以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义造反,要求反周复唐,武皇和已死去四年的二儿子的关系再度恶化,年仅七岁的安乐郡王,故太子李贤的嫡长子,暴毙于流放途中。

那一年,秋日的阳光格外灿烂,天空瓦蓝,枫叶火红,颜色美得让人惶恐。镇国公府请来了启蒙夫子,明华裳把墨水当糖水,经常淋得明华章一身都是,明华章气不过,打又打不过明华裳,索性也往明华裳身上画画,两人成天打打闹闹,谁都不听夫子讲课。

明华章至今都记得,那日天气特别好,夫子在上面讲千字文,他和明华裳在下面打成一团,镇国公突然从外面回来,站在回廊上,看了他许久。

然后镇国公单独将他叫出来,明华章都以为父亲要骂他了,没想到,镇国公只是叫他坐下,一张口就叫他:“郡王殿下。”

明华章愣住了,他以为父亲生气,凑过去想认错:“阿父,我错了……”

明华裳以往总是用这招,屡试不爽,明华章见多了也就学会了。然而印象中总是容易心软的父亲这次却毫无动容,他用明华章陌生的强硬口吻,说:“郡王,臣奉太子遗命,保护幼主。太子幼时便有过目不忘之才,长大后仪容端方,举止庄重,二十岁便博览群书,统天下英贤编书注史,才德为朝野上下称道。如此惊才绝艳之人降生于帝王家,本该是大唐之幸,然而天妒英才,太子才二十九岁便自刎于东宫,今日,连他的长子也死了。普天之下,竟只剩郡王一个四岁稚子,能证明太子存在过。太子将郡王托付于明家是信得过微臣,若殿下长成一个斗鸡走马之辈,臣万死难辞其罪。”

明华章完全呆怔,四岁的孩子虽然不懂事,但对大人的情绪非常敏感。他大概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小心翼翼问:“阿父,你是说,我其实不是明家人?”

“您乃天潢贵胄,太子殿下唯一的子嗣,明家何德何能,敢受您的香火?”镇国公说,“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太子希望您活得自在光华,又不失礼乐法度,所以给您起名华章,随后就让臣将您抱走。臣妻正好在终南山产女,生下一对双胎女儿,臣给其中一个取名华裳,与您冒充为龙凤胎。臣本不欲这么早就告诉您这些,但太子冤屈未洗,安乐郡王暴毙途中,李氏诸王一个个卷入谋反罪名中。臣怕再不说,这江山让人血洗一遍,再无人光复李唐,就来不及了。”

年幼的明华章安静了许久,原来,阿父不是他阿父,裳裳也不是他妹妹。过了很久,明华章低声问:“那裳裳的亲生手足,去哪里了?”

方才还慷慨激昂、忧国忧民的镇国公忽然哽噎了一下,眼中沁出泪,说:“她被臣送走了。放心,以后您就是镇国公府世子,明家之一切您可任意取用。臣有生之年,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您的位置。”

后面镇国公还说了什么,明华章就记不住了。他只记得天授元年的秋天格外明灿,刺眼的让他觉得,永远过不完。

那天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明华章不想回想

,只简单叙述了镇国公夫人王瑜兰怀了一对双胎,但困在长安的镇国公并不知道,那时东宫和武后的关系日渐紧张,李贤感觉到自己难得善终,就用药让当时正怀有身孕的良娣早产,假托流产,实则让镇国公将孩子悄悄抱走。没想到镇国公将孩子带到山庄后才得知,妻子怀的是双胎。

生出双胞胎常见,龙凤胎偶尔有,但胞胎绝无仅有。镇国公为了保护幼主,只能在妻子拼了性命才生下来的双胎女儿中,挑身子骨最健壮的一个,让奶娘苏氏抱走。剩下的一个顺着明华章——或者说李华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