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医汉
  4. 第 143 章
设置

第 143 章(2 / 2)


他也想去南边种出超好吃的大米!

刘彻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仿佛当真是亲眼所见,不由说道:“听起来倒像你梦游仙境去了。”

霍善道:“才不是仙境,我跟你讲,他们那里的汉人要被剃光脑壳的。”

他把自己听来“留发不留人”政策讲给刘彻听,因为是草原人统治的中原,所以要求中原人都学他们剃发留个金钱鼠尾。

袁枚还给他讲了个笑话,说是皇朝末年草原人入关,有个领头的读书人本来和相恋的名妓约好一起殉国,结果名妓跳下去了,他却说是“水太凉”,所以没跟着跳,还让人赶紧把名妓救起来。

后来草原人那“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一下,这人又说自己最近头皮太痒,直

() 接把头给剃了。

不愧读书人呐,真会说话!

因为前人跪得那么快,所以袁枚他们这些后人从小奉命剃头,已经没什么所谓。

就是因为见过袁枚的秃头,霍善才坚定认为这不是仙境,世上哪有秃头的仙人呢!

刘彻:???

卫青:???

霍去病一阵沉默。

总感觉这小子说话有点气人。

算了,反正又不是只气到他。

刘彻冷笑道:“你说的这个‘水太凉’和‘头皮痒’,倒是很符合我对读书人的了解。”

这一点就得提到前段时间因为建议和亲送去守边关小土堡的博士狄山,近日边境刚传来消息,说是博士狄山竟被一小撮凶狠残暴的匈奴人给杀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草原人习惯了缺东西就南下抢掠的生活,哪怕大部队已经撤退到漠北,偶尔还是会有落单的小队伍把边关汉人据点当补给点。

看来这位博士狄山终究还是没能用自己过人的学识教化匈奴人,真是太可惜了。

守国门这种事果然还是不能交给读书人,否则他们很多都会直接开城门恭迎外敌入城。

刘彻道:“你说的草原人难道是那个成吉思汗?”

他还记得霍善讲过有个叫成吉思汗的家伙,手底下的士兵个个都戴着精铁头盔,可以在北海边上凿冰煮羊肉吃。

刘彻已经命人打听过了,匈奴单于手底下并没有这么一支精兵。

看来这成吉思汗也是霍善梦中的所见所闻,小孩子哪里分得清梦和现实,每次都是得知了什么新鲜事物便迫不及待跟人分享。

霍善却被刘彻问得一脸迷茫。

他只是听袁枚讲了几个笑话,又没有全面了解清朝建国史,哪里知道明末入关的到底是哪些草原人。

霍善理直气壮地回道:“不知道!”

刘彻噎住。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该关注的永远不关注,整天只惦记着吃吃喝喝。

像这小子之所以想往南边跑,也是为了肥美的虾蟹和好吃的大米!

刘彻想到朝廷已经拿到手的造纸、制糖诸法。

本来他觉得这是墨家传下来的本领,如今想想说不准应当是……霍善这小子梦中见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用的,第一时间找李长生说“想要这个”,于是李长生就想办法给他弄了出来。

就像他在宫中找他太子讲想吃冰煮羊一样。

真要是这样的话,放他出去走一走也无妨,说不定这小子在走走逛逛的时候又能梦见什么好东西。

要不然他总惦记着这事儿,夜里都没空做梦了。

刘彻心里有了计较,便说道:“你可是朕亲封的朝阳侯,怎么可以只当个县令,还是让你当个太守吧。云梦泽主要在南郡、江夏郡中,你要当南郡太守,还是要当江夏太守?”

卫青:?????

霍去病:?????

霍善没想到刘彻突然同意自己出去玩耍了,很有点惊奇。

可是听了刘彻的问话,他又凑上前去拒绝道:“我管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刘彻道:“又没让你一个人管,你不是还有你师父和金日磾跟着。到时候朕再从郎官里给你多挑几个帮手跟着,还有,”他看了眼难得一脸震惊的霍去病,“让你爹也跟你一起去,到时候他练兵你治民,岂有管不好的道理。”

霍善听刘彻这么说,顿时高兴得不得了:“真的可以吗?”

刘彻道:“有什么不可以的?”他打发霍善自己去郎署看看挑什么人陪他出去玩,顺便和他们商量商量到底想去哪个郡。

霍善马上兴高采烈地跟着他爹往外走,熟门熟路地往郎署跑去。

殿内只剩刘彻和卫青。

卫青问:“陛下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刘彻便把自己的猜测与卫青讲了,有那么多人护着慢慢走,这孩子路上也不会吃什么苦头,他想去便让他去好了,正好可以看看他还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刘彻笑道:“等他们在那边安顿好了,我们也找机会过去看看,就当是让这两小子先给我们打前站。”

卫青一开始听得还很认真,还在心里揣摩刘彻的推断到底有几分可靠,听着听着就彻底沉默了。

果然,归根到底还是刘彻自己想出去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