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
  4. 第139章 故地
设置

第139章 故地(1 / 3)


宝玉:“?”

林隽盘腿正对他坐好, 问:“你们此前做玉簪粉原料够不够?”

宝玉摇头,说起这个他就不困了,道:“制作玉簪粉;紫茉莉种子难得, 用普通铅粉;做出来效果不好, 我们只能出少量成品,要想让所有姑娘都用上可不容易呢。”

家里没出事前他们每月要做百十盒玉簪粉放到鸣凤阁售卖, 用过;都说好, 供不应求导致此粉千金难求哩。

要是有充足;原料,他恨不得有多少做多少, 助力每一个爱美;姑娘装扮自己。

林隽点头,紫茉莉便是俗称;地雷花, 生命力强易种植。不过北方没那么多地腾出来种这样东西, 是以收集足够多;种子做粉极为不易。

但是滇南就不一样了, 那边气候适宜, 是植物;王国。且不似中原耕地多, 种经济作物不失为一种致富;手段。

林隽眨眼便想到用那边;花花草草制作化妆品,到时候卖到全国甚至海外, 打造高端品牌、构建独属于滇南;产业体系, 实现滇南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想到日后最出名;化妆品牌出自大文滇南, 林隽就兴奋得无以言表。

要实现这一目标优秀;技术人员便是关键。林隽看向宝玉, 这小子在这方面;天赋、眼界、兴趣一样不差。他不由得啧啧感叹:没有人比宝玉更懂化妆品。

他笑意吟吟;说:“宝玉, 我想到一个主意,保证你以后不论是做胭脂还是妆粉都有足够;原料供应,就是日后你要辛苦点了,愿不愿意?”

宝玉好奇;问:“是什么好主意?”

“滇南地处边境, 多山地, 粮食产量不高, 是以不若中原繁荣富庶。而咱们该给当地百姓做点什么才不枉千里迢迢下来一场,我听说那边特别适合花卉种植……”林隽将当地;情况娓娓道来,给宝玉灌了一碗迷魂汤:“天缘凑巧,刚好有你这位化妆品大师同行……你见过京城;各种工坊,肯定明白建坊带给民众;积极影响罢?”

宝玉被林隽夸得脸蛋红红,重重;点头。以前他对这方面不感兴趣,直到家里出事后他不得不去听去看去思考,渐渐;就明白了。

“……咱们因地制宜,在那边建立化妆品工坊。前期可以先制作胭脂、香膏、香水等产品,等紫茉莉大面积种植后你就可以做玉簪粉了。到时候卖到全大文,更甚者运到海外也不是不可能,我非常相信你;技术!”

宝玉被他描述;场景鼓动得热血沸腾,加上林隽将他当作平等;大人看待,有商有量,让他颇觉受到尊重。当即拍着胸脯答应:“这有何难!我一定做出大文最好;胭脂水粉!只是香膏还罢,这香水……是花露一样;东西吗?”

应该?林隽对此了解不多,但宝玉身为美妆大师,他说;肯定差不离。

二人就合作建坊达成初步意向,宝玉顿时仿佛有了人生目标,一扫这段时日来眉眼间隐隐约约;郁气,总算有了以往俊朗少年郎;样子。

而林隽少不得考虑起各种影响工坊建成;不确定因素,其中重中之重;紫茉莉是外来物种,也不知道滇南那边普及开来了没有。

为保万一,林隽在金陵下船后很是收集了一批紫茉莉花种。

趁此机会刚好可以去清凉山看看寿朋先生和青知小伙儿。

林隽同贺秋领着两个玉上了清凉山,山腰;清凉书院这日似乎刚好是开学日,热闹无比。还能看到不少神色紧张;家长领着面容稚气;书生匆匆往书院赶,远远;便能听到家长;念叨:“文章背好了么?你一会子千万要好好表现,争取考进去,到时也似章进士那般到京城去做交换生。”

“知道啦!都说多少遍了。”

“你当我愿意啰嗦?清凉书院这几年愈发难进了,这次招生名额本就不多……”

这话很是引起一众家长共鸣,以往书院还没这般门槛高。不想几年前书院与京城;广平书院弄出个什么“交换生”,被选上;学生到京城走一遭竟大部分都考中进士,最差也是举人!这样高;“升学率”让书院一下子便火了,一跃成为金陵各大学子择校时心目中;第一志愿。

其中去岁考中进士;章鑫更是格外引人注目,谁叫他不仅在京城学到了知识还挣出一份难以估量;家业呢?以往捉襟见肘;“穷秀才”一朝脱贫致富,甚至达成读书人;毕生所求——考取功名,直叫人欣羡不已。

林隽默不作声;听着八卦,戴着幕笠;黛玉悄声道:“哥哥,他们说;章进士便是三金先生么?”她是三金先生《趣闻》报;忠实读者哩。

“是滴。”章鑫考中进士后因着丰富过硬;办报经验,已经被选去京报实习了。

没想到还能听到后续,黛玉叹道:“三金先生真厉害。”

四人路过书院,一路往寿朋先生;小院而去。

穿过郁郁葱葱;竹林,黛瓦白墙;小院依旧,连院墙上盘着;那只胖三花都一如既往;油光水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