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六朝传道
  4. 第八百一十五章 华歆
设置

第八百一十五章 华歆(1 / 2)


许都的街头,李渔跟在一人身后。 此人宽袍大袖,面向儒雅,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家师云游四方,常有书信来往,只是不知去向。” 李渔笑道:“那怎么寄信?” “只需在一个泥人前面,将书信焚烧,家师便能看到。” 李渔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左慈的手段。 眼前的道士乃是抱朴子葛洪,他幼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不同于左慈,葛洪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其实左慈的很多本事,反倒是从他徒弟这里学到的,不过葛洪最重要的金丹大道,确实是跟着左慈学的,而且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素问正经道长已经踏破虚空,得证大道,从此长生不灭,逍遥自在,不由得让人羡慕敬佩。” 李渔摆手道:“哪里,不过是些微末道行,入不得名士法眼。” “师父来信时候说过,道长的道心稳固,福泽深厚,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修士,何必过谦。” 李渔没想到左慈这老东西私下还挺有眼光。 他笑着问道:“你在这许都何处修炼?” “贫道不似正经道长这般到新稳固,所以不敢在这许都繁华地修炼,只能隐于山野之中修炼。” 李渔心中笑而不语,他多少知道些内幕,这葛洪怕不是被迫归隐。他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师父是左慈,左慈是何许人也? 六朝的修士何其多也,你要是说十个修士里,有八个是左慈仇人,那肯定是有夸张嫌疑。 但是你要是说每十个修士里,只有一个是左慈的仇人,那肯定是保守了。 这次李渔来到许都,曹操大为重视,几乎是日日带在身边,和大魏的上层交往。消息传开,就连在朱明洞修炼的葛洪也听到了消息,所以特地来拜访。 两人来到一个茶摊前,叫了一壶热水,茶博士见他们不点茶,只要清水,便有些不悦。 这时候李渔从袖子里排出两个大钱,笑道:“辛苦了。” 茶博士顿时眉开眼笑,殷勤倒水。 葛洪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用热水烫过茶杯之后,倒上几片。 水气蒸腾氤氲,清香不甚浓郁,但是味道绵长。 “贫道虽然年长几岁,但是道长与家师相交,故而当称呼道长一声师叔才对。” 李渔摆手道:“不妥,我向来称令师为前辈,咱们平辈相称最是妥帖。” 葛洪也不太在意这个,笑着推过茶水去,说道:“六朝之中,魏蜀吴的茶难喝至极,唐宋介于最中间,唯有大明的茶,清香隽永,回味悠长,最是适合我辈修士。” 李渔在大明混的久,笑道:“这应该是武夷山的大红袍。” “道长好见识。” 葛洪问道:“与高人不可失之交臂,今日得逢道长,乃是天赐机缘。修行一事,乃逆天而为,道阻且艰,时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贫道这里有许多疑惑,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我当知无不言。” 葛洪道:“我在山中修炼,一直以守一、行气、导引为主,如此真气积攒,初时进境神速,直到养成金丹,离大道只差一步,便一直消散,积攒的真气本来就不够用,且不断流失,故而多年修炼下来,反不如初也。” 李渔问道:“左慈前辈怎么说?” “师父说我未得其法。” 这话说得,就跟说了句话一样,简直是废话。 李渔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既然你先前进步神速,这个修炼法门就很适合你。如今你缺少的,不是指点,而是游历。” “游历?” 李渔点头道:“没错,修行是逆天而行,便要奋力向前,想要参破大道,就要想了解这个世道。你隐匿在山中修炼,俯仰所见不过土石,所闻不过山风,何谈参破。人不见大海之壮阔,不见山川之岿然,不闻涛声之激昂,不品众生之苦乐,则心胸不阔,大道难成。” 葛洪沉默许久,道:“道友所言,叫人茅塞顿开。” 李渔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想出来,还要花费很长时间说服自己。 这时候在官道上,走来一个马车,周围百十个侍卫。 马车上坐着一个身着儒服的老者,他头戴高冠,腰佩明玉,颌下留着一丛斑白的长鬚,相貌古板,举止方正,一举一动都流露出正人君子的堂堂气度。 他正漫不经心地打量着许都的风土人情,突然看到茶摊,下车来走近长揖一礼。 李渔还以为自己又遇到仰慕者了,笑着还没说话,便听这人说道:“原来是抱朴子真人,与真人在此相见,真叫我好生欢喜。” 葛洪讪讪一笑,问礼道:“华大夫。” 来人看向李渔,在马车上就见他和葛洪侃侃而谈,甚至还是一副说教做派,便知道此人绝对不简单。 联想到这些日子许都的风言风语,他猜测这道士八成是正经道人。 看到他问询的目光,葛洪忙道:“这位是正经道长。” “久仰久仰!” 葛洪又指着来人道:“道长,此乃东吴华歆,华大夫。” “幸会幸会。” 葛洪是江东人士,也难怪华歆认识他,看两个人的样子,关系还不错。 李渔不禁多打量了他几眼,华歆可太有名了,成语割席而坐中,华歆就是主人公,不过他是被人割的那个。一般这种故事都要列举他们以后各自的成就,来论证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但是割席分坐显然没有。 原因嘛... 事实上,后来华歆名扬天下,管宁则默默无闻。而且华歆也没怎么记仇,还提拔了一手当初鄙夷他的管宁。 相比于管宁,华歆才是六朝大名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