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738章 量大管饱(八)
设置

第738章 量大管饱(八)(2 / 4)




赵天麟答道:“不少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反对这场战争。拿下新加坡后,局面就好多了。”

当英国对中国宣战之时,上海不少贸易商们心情复杂。这些做出口贸易的商人看到这么多国家对华宣战,贸易自然中断。自身利益受损的商人们当然不乐见这等局面,各种怪话就出来了。其中颇有些本就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的商人嘲讽何锐政府竟然如同满清,招惹到了八国联军。

10月25日到11月16日,中国国防军3周夺取整个中南半岛。尤其是在新加坡与缅甸重创了英国海军与空军,不少与印度和非洲殖民地做生意的商人立刻转换了态度。他们本以为生意彻底黄了,虽然没遭到损失,之前的经营却化作流水。现在他们开始期待亚洲联军能够解放印度与非洲,彻底扫平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垄断,与英国殖民地政府打交道可是远不如和中国解放的殖民地国家打交道。

原本反对何锐政府进行战争的声浪本就不大,现在更显得微不足道。赵天麟问何锐,“主席,会有人对这些商人们有所行动么?”

何锐摇摇头,“跳梁小丑,不过是几声苍蝇嗡嗡。倒是赵兄去美国的事情,可否会影响亚洲国际法庭的营运工作?”

赵天麟摇摇头:“我们已经去搜罗各种肤色的法官,黑人法官数量尤其稀少。但是亚洲国际法庭也不适宜大量使用苏联法官。我们只能多请一些律师出任法官。”

“只要不是甘地这种人就行。”何锐说完,嘴角微微上扬,表情有点不屑。

赵天麟叹息一声,“主席,我们已经尽力去救印度的学者,不过当地反动势力对这些学者进行了残酷的杀戮。我们救出来的不多。”

自从加入文明党后,赵天麟就被认为是“温和派”,说白了就是对于阶级斗争不是很感冒。所以从赵天麟嘴里说出“反动派”,可见印度反动势力对知识分子的屠杀的确给了赵天麟巨大冲击。

何锐内心中是将印度918大屠杀与中国的412相提并论。两者时空不同,国家不同,但阶级属性完全一致。都是反动地主们对于新兴知识阶层的屠杀。

“赵兄,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往往是社会的混乱,尤其是政治松散的地区。印度在一战中得到了不少资本转移与产业转移,虽然远不能与中国比,却也实实在在改变了印度本地的经济结构。那些反动地主们当然不会接受新兴的工业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两者争夺的是相同的土地与人口。这种矛盾只有发生的早晚区别,而不存在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赵天麟又是无奈地叹息一声。他学的是法律,也见识过北洋的混乱。在没见到这场大屠杀之前,赵天麟见到的土豪劣绅们也就是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北洋尚且知道在表面上尊重知识分子,何锐政府更是按着地主们暴打。

见到这场大屠杀后,赵天麟才明白“地主阶级的反动性很强烈”的评价竟然是真的。地主阶级们联起手来对整个国家的知识分子进行屠杀,这是学法律的赵天麟完全不敢想象的场面。

何锐见赵天麟如此神色,便解释道:“赵兄,我们与美国之间并不存在非得你死我活的矛盾。罗斯福一定要与我们开战,并不是罗斯福本人疯了,恰恰相反,罗斯福非常明白,美国必须与中国争夺话语权,争夺定义权。如果我们赢了,京城就能决定未来世界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华盛顿得按照中国京城的定义的规则去参与世界经济。如果美国输了,就轮到华盛顿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然,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能以一国之力管理世界,必然要组建一个世界各国参与的机构,以及针对不同领域的协会,通过开会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达成共识。”

赵天麟此时的念头还在印度,听何锐突然说起美国,即便知道自己被何锐叫来的目的是作为中国特使前往美国。短时间内也没办法立刻更换思路。

何锐则继续说道:“印度同样如此。两百年来,这些土邦之上只有英国这个殖民者。现在又出现了一批也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印度人,只是上了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就受到英国政府的保护或者任用,有钱开厂,能雇佣原本给土邦王公们交税的农民。

这些人还掌握了报纸舆论,成为法官,掌握了定义权。这就从根子上动摇了土邦王公们赖以维系权力的根本,如果赵兄能理解美国为什么要对华开战,就能理解印度王公为什么要杀这些普通种姓甚至是低种姓出身的印度知识分子。”

赵天麟本来没有将印度918大屠杀与中美之间非常有可能爆发的战争联系对比。听了何锐的评价后,赵天麟顺着何锐的思路想下去,竟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想了片刻,赵天麟再次叹息一声,“的确如此。看来印度土邦王公心中毫无印度,还真与他们的历史有关!”

何锐点头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