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675章 明确的未来(二)
设置

第675章 明确的未来(二)(2 / 3)


“沙赫特博士,我们1起上台吧。路上,您可以和我坐1辆车么。”希特勒向沙赫特发出了邀请。沙赫特对此早有准备,当即表示了感谢。随后,跟着希特勒走向演讲台。在台下聚集了上万名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人,1见到希特勒走上讲台,工人们已经激动起来。他们不由自主的向着讲台方向靠拢,试图更接近德国的元首1些。

负责会场秩序的纳粹党成员连忙阻止工人们离开自己所在的方阵,在他们的努力下,会场上的上万人再次恢复到1个个方阵的目光。

沙赫特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场面,1个个方阵如同古代条出征前的顿武士团,只是看过去就感受到莫大的力量。而登上讲台的希特勒则用他那有点沙哑的声音,向工人们表达了感谢与祝贺,“……工人同志们,你们又完成了1项伟大的成就,为祖国贡献了你们的辛劳与汗水。而祖国也会为你们回报以工作机会,面包以及尊严。我要向工人同志们宣布1个消息,1935年,德国汽车销量相较1934年,又增加了1倍。德国人民已经有了面包,每1个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日子也会很快到来!”

台下的群众们发自内心的欢呼起来,以至于希特勒不得不暂时停顿了他的演讲。

沙赫特感受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不由自主的生出了1些不安。但是位于这欢呼中心的希特勒神色严肃,身体如标枪般笔直,散发着领袖风范,仿佛他就是这些意念的实际凝聚。

沙赫特本想用坚定的态度向希特勒阐述1些看法,此时却不由得动摇了。最近他与纳粹党的分歧开始加剧,纳粹党认为必须加大对军事工业的投资,才能拉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沙赫特却认为继续投资的收益已经到了极限,不可能有之前的成果。

沙赫特没想到,纳粹党居然用中国疯狂投资的案例提出反驳。纳粹党1933年前,的确是1个民粹主义政党。1933年后,随着纳粹党长刀之夜清除了大量激进民粹主义分子,纳粹党的党员中被认为是良家子的人数快速上升,不少拥有博士、硕士、学士的人加入了纳粹党。这些人的看法已经不再1厢情愿,连沙赫特都不能用轻蔑的态度去否定。

这些德国纳粹党的新技术中坚阶层使用了法国以及英国报纸上的文章内容,那些文章引用了中国的经济数据,中国的何锐政府每年的固定投资比例甚至达到了每年国家税收的40%。在很多领域,何锐政府靠发行规模庞大的国债筹措资金,进行投入。虽然中德两国的领土、人口、外部环境不同,纳粹党新的技术阶层普遍认为,德国的技术含量比中国高,德国的国土虽然比中国小,但是这也意味着纳粹党并不需要中国那么巨大的投资规模。其资金的利用率比中国高。

这批新技术中坚们甚至使用了何锐提出的概念。何锐认为,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工业社会创造出来的新财富。基于这样的理念,纳粹新技术中坚层认为,德国的工业水平比中国高,人均能够承受的投资规模也远超中国。只要德国重建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保卫占德国总人口70%以上的德国人民的财富不被外国掠夺,进而确保德国的富裕。

沙赫特很讨厌这样的论调,因为这批人的看法其实是基于“我只要手里有枪,就可以把债主打跑”的极端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执行下去,就不会是德国反侵略,而是德国主动去侵略。沙赫特坚定反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但是沙赫特真的不想主动发动侵略。

思考起这样的问题,外面排山倒海般的欢呼竟然影响不到沙赫特的思路。甚至在思维最活跃的那1小段时间里,沙赫特对外界的动静竟然充耳不闻。

直到希特勒走下讲台,走到沙赫特身边说道:“走吧,沙赫特博士。”沙赫特才从思路中清醒过来。

两人上了第1辆车,军乐队随即演奏起进行曲。彩纸,彩带被抛向空中,飘飘洒洒的降落下来。在热烈的的气氛中,希特勒的车缓缓启动,率领着1众车辆驶上平坦的高速公路。

德国工程师们现在都有了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高速公路的质量极高,汽车行驶在上面没什么颠簸。随着入口处的欢呼声越来越远,希特勒才笑道:“呵呵,沙赫特先生,德国很快就有能力发动1场战争了。”

希特勒从来不掩饰自己使用军事力量的决心,他说这种话的时候也不会掩饰。沙赫特虽然受到些冲击,却不至于影响了心情。

“元首,现在已经到了该缩减债务规模的阶段。我在最新的年度经济总结报告中列出了这方面的数据,已经有超过30万名技术女工重回工厂,未来技术岗位数量还在继续增加。与国内产能对比,德国已经竭尽全力开发外部市场,短期内可以开发的所有市场都已经饱和,现在缩减债务规模,可以为偿还债务做准备。”

希特勒看过沙赫特提交的报告。按照沙赫特的经济理论,的确应该如此。但现在德国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