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660章 友邦惊诧论(三)
设置

第660章 友邦惊诧论(三)(2 / 4)


中国受到了外国近百年的欺压,民众普遍有很强烈的报复情绪。

直到军委派了一批人过来相助,政工干部们分两部分,一部分给老北洋的家伙们做思想工作,一部分则是管理战俘营,给战俘们做思想工作。非政工干部,则是派了胡适为首的一群文化人,给战俘们讲述中国文化。

当时亚洲国际法庭在上海建立,使得英国战俘们十分畏惧。虽然被俘的英国战俘并没有参与到澳新军团对缅甸人民的屠杀中去,但是这些英国战俘在其他殖民地也犯下了很多同类罪行。听了澳新军团被审判的消息,这些英国战俘都非常害怕。

英属印度战俘们感受到的压力一点都不比英国战俘差。这些英属印度军队虽然遭受到了英国的压迫,但是在镇压印度本地人民的反抗时候,为了获得英国主子的欣赏,手段也颇为狠辣。

而且这些因数印度军队不仅服从英国的命令,他们也大多出身于印度本地的上层以及中层。这种出身,在没有接受共产主义教育之前,自然会坚定的站在印度本地权贵的立场上。而任何地方的权贵从来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出于这种立场,在镇压印度人民反抗的时候,他们内心中充满了对印度普通劳动者的敌意。

中英战争结束得很快,导致了这些思想上的问题被揭开了,却还没等真正的解决,英国战俘与英属印度战俘们就被释放。吴佩孚只是看到了问题,也没能看到问题如何解决。

聊到这里,于岑中将有些明白过来,为何军委会真正的任用吴佩孚这样的老北洋军阀。这家伙虽然也曾经与英国勾结,但是吴佩孚好歹是个秀才出身的文化人,有些理想主义,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水平远高于普通北洋军人。

于岑见过的老北洋不多,给他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飞机设计局工程师王启年的家人。这家人是进士出身,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旧文人那套思维,对于人的等级很看重。但是在新时代,他们家很快就改了。至少说起来这类话题的时候,按照文明党的理念去说。

吴佩孚又是另外一种人,他本就追求忠义,对国家有情怀。所以面对问题的时候,也会去研究,去理解。

除了这两位之外,于岑见过的老北洋都是群追求名利的俗人。何锐政府的建立,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天下换了个主人。这群人在满清时代,在北洋时代,在新中国的追求始终没变,都只是名利。对于这票人,于岑选择敬而远之。

首发&:塔>-读小说

聊了一阵,正好到了晚饭的点。吴佩孚想请于岑喝两杯,于岑礼貌的婉拒了。吴佩孚也没有在意,很洒脱的起身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一众人居住的军区招待所就热闹起来。大家都是军人,作息相当规律。起床号一响,哪怕是现在没有操可跑的军人们也都起来了。于岑换好了鞋,到招待所的空场地上走走。在走廊里碰上了好几位有同样打算的中将们。

大家即便不熟悉,也至少都一起参加过会议。互相打了招呼,到了空地上就开始慢跑。而不远处的操场上,军人们晨操的喊声传来,让于岑感觉非常舒服。于岑最初当兵,是出于激情。现在于岑把军人当作自己的职业,只要身处军队的环境里,就让于岑感觉很舒服。

来开会,自然不用有人值夜班。7点半前,大家都吃完了饭。好些房间都开着门,里面的人快速整理。7点45分,等车的地方已经有人到了。7点55分,大客车前来接人的时候,全体与会者都到了。

8点25分,会议室内已经座无虚席,只有中间的三个位置空着。于岑很是激动,此次前来的都是中将,不少都是大军区的司令,政委。想来很多人都是突然接到开会命令,立刻赶来。那么三个空位,其中至少有一个应该是何锐。想到要参加何锐主持的会议,于岑就非常期待。

8点28分,门一开,何锐与郑四郎走了进来。本来还有人在低声交谈,此时交谈声戛然而止,中将们全体起立。

何锐看到一群熟悉的家伙们都到了,心中也很是欢喜。现在想让这些人凑到一起,也就是每年的两次例会,其他时间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这次临时发起的会议,希望这帮家伙们能够人人过关吧。

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站定,何锐命道:“全体都有,坐下。”

中将们刷的坐好,何锐立刻说道:“最近在思想领域方面,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激烈。不久前的反对仇恨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次会议就是想就此事进行讨论……”

于岑静静地听着,他对于居然会因此此事开会感到讶异。何锐讲述完了主题,就轮到郑四郎介绍情况。于岑看着郑四郎完全按照稿子来念,就对老上级有点同情。军中上层都知道军中五虎上将里面,郑四郎是个很激烈的民族主义者。所以郑四郎来念反对仇恨教育的报告,怎么都觉得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