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267章 关于胜利的政治战(二)
设置

第267章 关于胜利的政治战(二)(2 / 3)


水衙门,之前去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时候,还是各个督军出资赞助。何锐那边也给了钱。说有钱,是真的没啥钱。 好在这几位家里并不算穷,五十一百的,让外交部成员们每人掏一个大洋。又由外交部账房支出了点,凑了800大洋的整数。 虽然外交家们还算镇定,外交部的年轻人们都被胜利的消息刺激的坐立难安,听闻要去东北驻京城办事处送去筹款,各个自告奋勇的愿意前去。 唐绍仪找了一位素来稳重的人员牟如海,让他带上钱和拜帖前去东北驻京城办事处。几人则开始办理重新回外交部任职的手续。 等手续办完,牟如海也回来了。看到他还拎着钱回来,顾维钧很是讶异。东北驻京办事处应该是拒绝了捐款,这是什么意思。 牟如海则把一封信交给顾维钧,几位外交家围着看了。那竟然是一份印刷的回信,还散发着挺浓的油墨味道,可见准备的也很仓促。 “东北政府委托东北驻京办事处感谢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但东北政府决不能收。东北军此次对日本军作战,是为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自然非常理解社会各界的心情。至于不收的理由,会在10月12日《东北日报》上给社会各界一个交代。而且东北政府在此郑重声明,东北政府绝不向国内筹集款项物资,凡是有借着东北政府名义收钱的,都是其冒用东北政府的名头。一旦发现,请立刻向当地政府举报。或者向东北政府在各地办事处以及《东北日报》在各处站点举报。东北政府必将联络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政府,对这样冒充东北政府筹款筹物的违法行动进行打击,将钱物归还。” 外交家们对于行文内容十分敏感,这篇毫无激情的政府回函就意味着只要东北政府不出尔反尔,就绝不可能接受各界捐款。 至于理由何在,外交家们尚且搞不清楚。这让他们不由得对明天,也就是10月12日的《东北日报》充满了期待。 陆征祥询问牟如海,“外面情况如何?” 牟如海连忙答道:“已经有不少学生上街游行,支持东北政府。警察们只是在东交民巷外面防备学生们冲进去,对于其他地方的游行并没有阻止。” 这样的情况在陆征祥意料之中,北洋政府此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而孙宝琦说道:“既然何上将下令不许收捐赠,那我就立刻起身前去东北。” 外交部众人知道此事越快越好,便派车送孙宝琦。车开在路上,孙宝琦透过车窗看出去。就见街上游行的学生们虽然多,却是一个个小队,明显是各个学校的学生自发的游行。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年轻人们打着小旗,呼喊着口号,皆是欢声笑语。完全没能理解数日内有8万多日本被歼灭的战争是何等惨烈。 市民百姓们有些满脸喜色,有些神色不安。并非所有人都在支持何锐发动的战争。但是,整个京城都被这消息扰动,比起之前那种垂头丧气的消沉模样,生气正在京城内活跃起来。哪怕是被动的影响,京城也有了些改变。 10月12日清晨,就如昨天那般,各大城市印刷厂外挤满了等着立刻买报的人群。 不过这次卖报的报童们并没有短暂失业,他们得到了另外一份差事。在街上张贴《东北日报》刊发的海报。 这下,连买不到报纸的人都能看到海报内容。大城市识字率比较高,东北政府的公告内容迅速在各大城市流传开来。 海报只有一页,在‘东北政府告全国人民书’的大标题下,是一些关于谷仓、粮食、牧场、仓库的照片。至少每一张里面都是打下来的粮食堆积如山,谷仓与仓库中放满了粮食与各种物资,牧场里牲口成群。 更下面的公告中列举了东北政府治下的东三省与内外蒙的食物产量。 粮食产量1400亿斤。 牛存栏324万头,羊存栏988万头,猪存量2313万口。鸡存量5800万只。 鱼产量89万斤。 在这些冷冰冰的巨大数字后,东北政府热情洋溢的表示,如果不是此次战争突然爆发,东北政府是要向关内在饥饿中挣扎的广大人民提供过冬的救济粮食物资。 “……同胞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我们能够感受到同胞们的爱国热情,理解同胞们想捐钱捐物的愿望。那是渴望中国强大的心愿,是渴望振兴国家的心愿。 所以,东北政府才会在此时告知全国同胞,东北政府收下了大家的心意,却不能接受大家的钱物。因为,以往的每一次战争,都是由广大同胞们承担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为军费而增加的税收,为军需而强征的粮食,让很多同胞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此战,是由东北政府因为日军野蛮无礼的主动挑衅而发起。东北政府将以自己的力量应对日军,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全国人民看到,中国不可辱! 如果,还有青年想为这场战争做点什么。东北政府欢迎青年同胞到东北的学校来接受教育,在东北有理工学校,有技术学校,有法律学校,有农业学院与学校。但是我们的学校里缺乏青年学生。东北的今日,是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共同建设出来的。而东北的未来,中国的未来,需要的更多专业人才一起参加建设。 有志青年们,大家将在东北接收良好的教育,成为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把中国建设成一个骄傲的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国家。 关于东北学校的资料,请见明日《东北日报》内容。 中华万岁!中华人民万岁! 东北政府主席,何锐。1922年10月11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