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220章 大变数(三)
设置

第220章 大变数(三)(2 / 2)


:“原敬的死,证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在恶化,在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下,路线斗争更加激化。解决经济恶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内解决。削减对于生产领域无意义的支出,比如军费。同时增加有效支出。但这种方法对现在的日本完全不合适。因为日本的资源并不足以支撑日本工业升级。日本工业不能升级,就无法与欧美商品进行竞争。甚至不用说欧美,日本工业品与我们进行竞争,性价比已经开始比不过了。大家应该有感觉吧?”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中央委员会中从事行政与经济工作的同志中不少人笑出声来。这话是真的,东北工业发展真有种一日千里的感觉。 工业部长庄嘉雄忍不住用很差强人意的普通话赞道:“主席定下的发展思路好。” 这话的确可以当作拍马屁,不过大家是真心的乐于拍。因为庄嘉雄的话也是事实。 最初的时候,东北大量工厂都是成套的从英法购买,花了重金请欧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调试运行机器。何锐下令,挑选聪明伶俐,有观察能力的工人,一个外国技术人员配备三个学员,跟着人家学。 在过程中,党委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摸索出如何尽快学会那些外国技术人员能力的方法。 而中国本地的工程师,包括何锐在内,则提供理论知识,试图从理论到实践,以最短时间内搞清楚外国设备的原理,以及操作要领。 最初三年,真可谓是‘低声下气,小心翼翼’。但中国人民非常聪明,三年中,外国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不断离开,东北本地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现有设备的使用。 何锐在引进设备之初,就花了极大力量投入到材料学学科的建设与研究之中,随着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取得了巨大进展。不少外国设备的零件已经国产化,在零件国产化与设计思路吃透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仿造,进而根据东北的‘公制单位’重新设计设备与生产线。 英国佬的英制在东北政府教育体系公制单位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眼中,着实有些反人类的感觉。 到了此时,大家才明白什么叫做‘差距’。门外汉与专家根本没办法谈差距,外行与内行之间也不太能用差距来描述。只有入门者与先行者之间才能谈差距。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差距,只有理解对方怎么干,干了什么,才有资格谈差距。 就如材料学,必须从采矿业开始建设,从矿石成分分析这些需要大量研究又极为枯燥的方面入手。何锐在这个领域有着巨大的贡献。非常多巧夺天工的设想,为制造分析仪器指明了方向。 仅仅是知道那是铁矿,而不知道矿石的成分,只靠肉眼看,或者天知道什么跳大神一样的判断方法,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搞清楚矿石成分。除了靠蒙之外,绝不可能制造出各个零部件所需要的材料。 有能力搞清楚成分,就为工业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冶炼、提炼、后期处理,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资金不断堆积出成果的过程而已。 何锐等大家闹哄哄的说了一阵,就让同志们安静下来,“同志们,帝国主义本质就是对内压迫,对外掠夺。从内部入手解决经济恶化,就是方才我所说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对外输出矛盾。所以帝国主义国家无一例外都要建造一支强大的军队,用于对外掠夺。日本右翼们的主张中,日本人民受的苦,要向外转移,由外国人承担。日本这个穷光蛋帝国主义其实没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由于自身工业技术不足,在他们打造出一支能够肆意侵略别国的军队之前,日本国内经济先崩溃了。所以日本搞军事建设会受到巨大限制,这个限制并非那帮人决心不足,而是受限于日本自身的工业实力。所以日本军队不管在他们自己的纸面上多强大,在现实中,都必须是在他们经济崩溃前能建造出来的。” 后面这段就显得有些太理论化。不过同志们分析一番后,都明白了何锐的意思。 部队的同志们其实早就学过这部分判断分析方法,正因为分析学习过,大家才没了对日军的畏惧。 畏惧的原因在于‘搞不清楚’。既然搞清楚了日本的上限,那就能想出办法解决战争中会遇到的问题。 看大家搞清楚了,何锐这才对着中央委员们说道:“既然日本经济现状已经无法改变,原敬的死代表了日本在国内解决问题的路线失败。先发制人,我们绝不能等日本准备好与我们作战后再寻求反击。” 那些不知道何锐对日作战计划的中央委员们是第一次听到何锐的战争决定,他们不禁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银票+收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