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140章 与联共布尔什维克的几件事(二…
设置

第140章 与联共布尔什维克的几件事(二…(2 / 2)


共和国。这毕竟是两万人,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只怕会变成人道主义危机!” 面对飞来的大帽子,亨利领事心中有些委屈。二十年前,俄国还是德国的亲密友邦呢。即便是加入协约国,俄国也从来不是英国的友好国家。两万俄国人的生命与大英帝国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这话不能公开说,亨利领事决定采取拖字诀,“此事请让我向朱尔典大使发电报。” 赵天麟也不墨迹,站起身说道:“此事会有影响的,亨利先生。” 面对这个也不知道该不该算是威胁的说辞,亨利领事决定当没听到。 打发走了赵天麟,亨利领事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发电报给朱尔典大使了。这么个破事完全没必要打搅朱尔典。 这是5月2日的事情。5月3日,朱尔典如同往常一样在上午时候坐进办公室的圈椅,拿起了报纸。现在他每天都要看看《东北日报》,这份报纸在资深文官的眼中很有价值。于是头版头条的新闻就让朱尔典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定了定神仔细看,《英国法国米国无视人道主义灾难》的标题没看错。朱尔典再看看报纸抬头,的确是‘东北日报’。一时间,朱尔典搞不明白何锐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头,得什么样的大事才能称为人道主义灾难呢? 新闻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的。 ……最近,从太平洋岛屿的热带雨林中考察的奥匈帝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先生讲述了一件事,他向当地的一名食人族描述:“欧洲正在发生战争,每天有几万人丧生。” 食人族土著惊奇地问道:“你们怎么吃得下这么多人肉?” 当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先生解释欧洲人不吃人肉时,食人族惊呆了,不解的说道:“不吃的话杀来干什么?你们那里也太野蛮了!” 在欧洲有一个说法,在战争爆发前,大多数人会认为胜利比生命重要。在战争结束时,大多数人又会认为生命比胜利重要。在世界上,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各种国际条约都在强调生命的珍贵,强调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在《日内瓦国际公约》中就有关于战争中确保战俘权利的内容,并且得到了各国的认同。 现在,有大概两万名俄国人滞留在中国境内。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政府,生活无人问津。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东北当局收容他们数个月之久,过多的财力支出,让东北地方当局财力耗尽。 这些俄国民众申请前往英法米等协约国成员国政治避难,然而无人问津,东北当局敦促英法米等国正视这个事实,及时提供通关服务,让这些欧洲白人能够尽快得到难民身份,并且前往他们朝思暮想的英法米国境内…… 朱尔典与何锐进行过外交上的正面对抗,知道何锐有外交能力。看完了这篇新闻,朱尔典觉得何锐的形象有所改变,那个优雅凌厉的外交人员怎么突然就满地打滚起来了呢? 根据东北招商局局长莫里循提供的报告,东北每天都要涌入数以千计的中国人,何锐不仅不阻止,还鼓励这些移民。一年下来得有上百万中国移民进入东北。怎么两万俄国人就让东北财政崩溃了呢! 何锐提到俄国人,就是说他们是‘欧洲白人’,这感情牌打的飞起! 朱尔典想到这里,立刻下令给奉天的英国领事馆发报,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在电报最后,朱尔典强调,要搞清楚何锐的目的所在。 两天后,在泰晤士报与费加罗报上,同样的新闻被刊登出来。虽然英法两国现在死了上百万青年,民众们并不同情什么俄国人。但是眼见‘欧洲白人’即将在何锐上将治下的东北‘即将断炊’,同情心也难免有些膨胀。 这篇新闻前面的那个‘笑话’也的确铺垫了情绪,战争进行到了现在,也让欧洲普通民众感觉无法承受。 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当下,事情在欧洲的影响力不说全然没有,也只能说微不足道。 但是在亚洲可就不一样了。亨利领事看到了东北日报的新闻,接到了朱尔典的电报,当即求见何锐。何锐就没见亨利领事,只是派人告诉亨利领事,此事由赵天麟负责。 不得已,亨利领事请赵天麟前来领事馆商谈。赵天麟这次就没客气,只是询问事情要怎么办? 亨利领事继续玩弄起外交花活,用认真的表情答道:“赵博士,这件事你得找俄国官方讨论此事。” “很好!我们就会找俄国官方讨论。”赵天麟点点头,说完,他站起身说道:“鉴于英法米等国的反应,我们将会对以上国家入境东北地区的人实施严格的防疫检查。” “什么?”亨利领事没听明白。 赵天麟就再重复了一次,“我们将对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中国的人员货物实施严格的防疫检查!” 亨利领事费了点时间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严格的防疫检查意味着人员流动会遭到很大影响,而且还有一种外交上的侮辱性暗示在里头。 如此‘欧洲化’的外交手段,亨利领事在中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位长相严肃的外交人员心里面嘀咕着,有必要么?犯得上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